Web2.0的时代,网络早已和现实社会融为一体,人不再只是看,而是生活在其中。某种意义上来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就生活在微博里。
如果把微博比作我们生活的城市,twitter自然是国际化大都市,而在国内,新浪可以算是大城市,网易腾讯搜狐们就只能算作是中小城市了。当然,我们的微博跟我们的城市比起来也有很多明显的差异,比如在微博和微博之间我们是可以自由迁徙的。
新浪现在是国内微博的老大,网易腾讯搜狐虽然表明上来势汹汹,却根本没什么希望挑战新浪的地位。网易不重视活跃用户却忙于制造僵尸或者半僵尸用户,在公测 的那天就已经输了——网易似乎也没真打算过要赢新浪,它对微博的态度跟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差不多:地位摆得很高,口号喊得很响,却并没有投入多少人力物 力。腾讯在把带钩的和不带钩的设计成享有不同的权限的时候就死了,《微博礼仪规范》只是让它死得更彻底。搜狐我并没有注册过,因为我就从没觉得它会有希 望。
人对于自己出生的城市常会有一种家的感觉,许多用户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微博也都会有类似的感情。如果最初的微博是网易,即使后来注册了新浪,也往往会觉得网 易更亲切一些。有时我在twitter呆久了回趟网易,看到那句“还可以输入163个字”,就像是看见了自己小时候抓过螃蟹的小河。
城市是用来给市民生活的,市民对一个城市感情的深浅与城市的规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市民幸福与否与城市里广场的大小建筑的高低街道的长短人口的多少更没有 直接的关系。但很多城市总是喜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样的口号,而在这些城市管理者看来,所谓的“国际化大都市”很大程度上就是高楼大厦和干净整洁的街 道。
同样,微博的管理者也极其注重“市容”。在他们眼里,用“转发”来版聊是在制造垃圾信息扰乱微博应有的秩序,就像街边无证小商小贩是扰乱了城市的秩序破坏 了城市的形象。所以,他们坚信清理不“整洁”不“优美”的“转发”是必须的,无论用户是否有版聊的习惯和需求——就像在城市管理者心目中清理小商小贩的必 须的,无论他们是否需要以此谋生或者市民是否需要这种便利。管理者总是认为自己更有眼光更有品位做出的判断一定是最为正确,然而即使正确的也未必是有利的 更未必是适合的,于是这几天网易微博开始出现了“移民潮”。
城市管理者心中未必就没有市民,微博管理者心中也未必就没有用户,但城市管理者心中的市民是“完美的市民”——既要文化水平至少高到爱护环境遵守公德讲文 明懂礼貌会外语会电脑,又要智力水平至少低到政府说什么就信什么该眼睛雪亮就眼睛雪亮该不明真相就不明真相,微博管理者心中的用户是“理想的用户”——经 常在线还互动活跃,发言既要敏感到可以激起大家的热情又不会敏感到导致“被维护”,话要多还要有质量绝对没有“垃圾信息”把微博凑成集子就直接是《论语》 或者《沉思录》最好是笑话大全。
城市的管理者有宏大的构想,微博的管理者有先进的理念,但他们有时却忘了城市是为谁而建立,微博又是为谁而设计。城市的管理者用城管来整顿市容,幸好微博的管理者倒并没有这样来整顿“博容”,否则出现的估计就不是“移民潮”而是“逃亡潮”了。
到底是要做看起来最“好”的,还是做让人生活在里面最“幸福”的,这其实是微博和城市都面临的问题,而我从来不认为这个问题有讨论答案的必要。
来源:阿甘投稿,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