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上豆瓣就看到了右上角的“邀请您使用豆瓣说”和“豆邮(1)”。虽然阿尔法城自运营以来不大成功,不过我一向还是对于豆瓣的新功能有相当的信心的。所以兴致勃勃地试用了。
最开始的印象很简单,稍微试用了一下,才意识到这个豆瓣微博跟其他的微博很不一样呀!!很有趣呀!!很有爱呀!!
豆瓣说的界面跟twitter的新界面比较像,但是区别也很大。跟国内各微博更不一样。
自从使用新浪微博以来,我就对于转播和评论的这种信息重复和冗余表示厌恶。后来的腾讯微博则进一步把这个机制推广到了“转播”“点评”“对话”的复杂机制,估计有一大半的用户都搞不清楚这仨的差异。
“豆瓣说”的“转播”则完全是一个类似“顶”的含义,相当于自己做一个中继站,把消息原封不动地传给自己的followers,与评论截然分开,follower们看不到我对我转播的这一条的评论。评论,或者说“回复”则是类似于论坛的回帖,回帖永远不可能像主贴那样被不断顶上来,再有营养的话也只会慢慢沉下去。会被转播的只有“主贴”。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这个“转播”和“回复”的设计是不好的。它限制了信息的流动,将微博往论坛的方向拉回去了一步,浪费掉了评论中涌现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
但另一方面,这种设计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新浪微博和饭否里总是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包括无意义转发、版聊和打情骂俏,等等等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就被这些乱七八糟给淹没了。很多时候我就觉得我关注的人太多了。而豆瓣说则明确分开了有价值和无价值的信息,版聊啊打情骂俏啊尽管去回复吧,反正也顶不起来;如果有有价值的话想说,自己说一条去。如此,去粗存菁的效果就达到了,在降低了所有消息的流动性的同时,相对增加了有价值信息的流动性。而有价值与否则是由用户自己决定的。
考虑到豆瓣用户往往是有那么一点闷骚的,这种程度的设计非常恰当地迎合了他们的需求——想骚就自己说,想闷就去发回复,收放自如才是真正的闷骚。
豆瓣说的另一个大特点就是把书影音信息都同步到微博,把豆瓣说变成了真正的lifestream.如果将来还做LBS的话就更彻底了。以前的豆瓣广播也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书影音的状态原本是不能回复的,它只是一条状态而已。我以前总是看到别人发了一条对某书的评价,我就想去回复一句,然而左找右找就是没有评论按钮。目前的豆瓣说里的书影音则跟普通微博没什么差异,都可以转播和评论,还它们以lifestream的本相,非常合我的意思。
不过,在点击书影音信息想评论的时候,右侧的回复栏里没有相应的书影音详情,这一点很难受,希望接下来的版本会有改善。
其他方面,@已经可以用了,但是#还没有开放,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
总体来说,这是个非常适合闷骚男和小清新以及其他各类豆瓣人群的microblog呀!!豆瓣不愧是国内罕见的不抄人也不怕人抄的SNS啊!抄个微博都这么有创新,必须赞啊!!!
作者:戈城,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