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Google发布了开源浏览器Google Chrome,试图以这个浏览器挑战IE和Firefox,我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下载和使用,经过一天的试用Google Chrome,我的感觉可以说是比较失望,这个浏览器的功能还过于薄弱,还无法替代现有的Firefox3或者是IE7,估计只能玩玩而已。我对于Google Chrome的失望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不支持Google工具栏
Google自己的浏览器竟然不支持Google工具栏,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不得不令我怀疑是否这个工具是仓促推出的。对于那些习惯在工具栏上搜索Google,点击工具栏上的Gmail和Google Reader的用户来说,Google Chrome没有带来访问Google更好的便利性。
2、中文字体有问题
Google Chrome对于中文字体显示有点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是访问Gmail,上面的三个按钮中的中文字体就比较难看,这其实和Firefox有点类似,不过在Firefox下可以设置“最小字体大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Google Chrome下就没有看到。
3、地址栏的下拉地址
在IE和Firefox中,点击地址栏最右侧,可以下拉出最近访问的一些网址,这么简单实用的增强浏览器可用性的功能,居然在Google Chrome中找不到。
4、插件和扩展
找不到在哪里安装插件和扩展,没有扩展的浏览器,功能和可用性就大为降低。不可否认的是,用户从IE转到Firefox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Firefox拥有大量的扩展。
5、工具栏不可定制
Firefox和IE的工具栏都是可以定制的,用户可以选择放哪些东西到工具栏上,Google Chrome则无法定制。
6、只有导入没有导出
Google Chrome可以导入IE和Firefox的收藏夹和浏览记录,却无法导出收藏夹。不知道这招只能导入不能导出是跟谁学的,对于Cookies来说,没有发现Google Chrome导入导出Cookies的功能。
7、新标签页的功能
新建一个标签页,显示的是用户“最常访问的网站”,使用者可以直接看到最常访问的网站,这对于多人使用一台电脑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更糟糕的是现在还找不到关闭这项功能的方法。
8、功能大量缺失
Google Chrome目前还缺少很多浏览器最基本的功能,例如打印页面设置、打印预览、全屏显示、脱机工作、状态栏、菜单等等,可能Google Chrome的开发者认为这些功能无关紧要,但要想成为一个流行的浏览器,很多看似“简单”的功能是不能这样随随便便就省略掉的。
总而言之,通过短短一天的试用,我感觉Google Chrome的功能还无法取代现有的IE和Firefox浏览器,试用着玩玩还可以,真的要用其进行工作、学习和阅读,Google Chrome浏览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希望真和Google所说的一样,Google Chrome尚处在测试版阶段,真正的功能还没有开发好。
将来的chrome操作系统也是这样(据说可能只允许同时运行不到三个进程),如果你想疯狂扩展的话,用ff就是了,哪来那么多废话,只能说Chrome不适合你
chrome现在才是0.2版本,相信你说的那些东西会解决的。
PS:喜欢现在CHROME的简洁,一些不常用的功能没必要加进来,如果想用,可以以addon的形式加载进来。
公司的网速太烂了。我只有用chrome才能打开新版gmail,而且用惯了新版,回头看旧版,竟然连多项邮件一起标记标签或者删除都不可。囧rz。我以前是怎么用的。。。
郁闷的是chrome的代理太弱太弱了,既然他用ie的代理为啥ie显示都正常,他就要求一遍遍的提示输入代理。
就没有方法解决么。
搜索可以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不用再去搜索栏
点击地址栏右第一个下拉菜单,可以更改字体,调节字体大小,可以打印,可以保存页面
书签也是可以的,点击地址栏右边第二个下拉菜单,选择总是显示书签,可以引入ff和IE书签(这个功能有待完善),如果想更方便,可以把书签拖拉到地址栏下面
gear是默认安装在这个浏览器中
很多其他的独特优势可以查看漫画介绍,不懂英文的可以在百度搜索chrome漫画中文版
当然,google是由于工程师泄密才仓促推出beta版,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我相信google会很快进行更新的
有时候还是不要盲目迷信的好.
这个测试版有很多功能缺失,内存分配也搞得不行,兼容性就不说了.跟safari的win版感觉差不多,就是个半成品.拿来玩玩票还行,想跟ie,ff竞争,火候还差了很多.
对你的水平表示怀疑
但是FF无论装还是不装插件,启动都要半天,标签开多了会有问题。
IE6比IE7好,但是底下开的窗口太多,管理不了。
遨游和世界通还行,就是会假死,还有突然崩溃,什么都没了。即使这样,The world我都用了半年多了啊,即使它会突然让我看的东西都消失。
Opera不错,一直是我第二游览器,我还用它收邮件,速度都不慢。但是对于某些网页它兼容性不大好。
别忘了,你也是google的忠实用户,看你的广告。
google东西的优秀,不是你我能说清楚的!
以后不要这样发文章乱说了!
你认为“Google的优秀没人能够说清楚”,这是你的意见,别人应该尊重你但不是非要和你意见相同;
别的用户怎么看,那是别的用户的意见,你也可以不同意,但是也要尊重别人的表达权。
不管月光说的话你同意或者不同意,他都有评价的权利。
最不应该说的话就是不让别人说话!
现在版本 0.2.149.27
外观很简洁,速度快,简单。.
右上角的两个菜单的功能都很精到~
虽说没有状态栏,
但要显示的都可在其他位置看到,
下载后也会弹出提示,很好。
缺点就是不能加密保存网页。
浏览原代码有chrome自己的文本处理器
自动按行给遍号,多色识别,比notepad好很多~
还有,那个inspect element功能,太神了~
这篇评论,水平高下立显。
当然楼主说的缺点都存在,但我认为很多会很快改掉的。
自己用了这么短时间就抱怨这么多,难道没发现是你自己不行吗?还说人家
颠覆微软的重任难道交给你呀?
仅仅列了一些可有可无的缺点,却绝口不提优点,实在难以理解。
实际上对于普通的网页了浏览来说,Google Chrome非常的合用,速度快,简洁。
并非所有人都有许多的特殊要求,我们的需求很简单,看看新闻,看看网页,仅此而已。
google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Chrome怎么可以没有“老板键”呢?????
首先是它很簡單,不像現在的一些瀏覽器,一點個性也沒有。基本很多功能(像什麽老闆鍵)都顯得累贅……再者,就本人而言,因為有用谷歌的在線賬戶,想書籤、瀏覽歷史、閱讀器等等一系列工具的操作都是在線完成的,不需要特地再在瀏覽器上再加載類似的插件了。所以,Google很適合像已經開始使用Google在線產品的在線用戶!!所以我猜測,Google也是如此定位的呢?
最後,覺得Google地界面很好看,很輕盈~~
回头看看还是觉得这篇文章太偏见,呵呵~
毕竟是第一版,要求也不能太高啊,我感觉已经有和ie一拼之力了,不过革命尚未成功。
是google工具条,不是普通工具栏。
其它都无所谓Google自己的浏览器竟然不支持Google工具栏,我也觉得是最大的失败。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依赖Google工具条。。相信以后会有的..
2。内存占用过大,美打开一个标签页就要新分配一定的内存,乖乖,我不是大款,耗不起。
我忍受了几天,现在实在无法忍受了,还是回过来用我的Opera
不过...这年头我不看好"正式版"这个东西...
Gmail现在右下角还有个beta....
新建一个标签页,显示的是用户“最常访问的网站”,使用者可以直接看到最常访问的网站,这对于多人使用一台电脑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更糟糕的是现在还找不到关闭这项功能的方法。
不是没有,是你没有找到吧!
选项——在启动页上
点击下面的“显示所有记录”,然后就可以一天一天地清除了。
你不能看到的都是缺点啊,我就很喜欢这种清爽简洁的浏览器。大而全的浏览器招人厌,我就不怎么喜欢FireFox,尽管我必须用它的很多插件。
1他地址栏附带搜索功能~~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再另外弄一个搜索栏~~
2中文显示我一直很好丫~~从简体中文到繁体~~再到英文和日文~~都很清楚~~
3很多看似没有的功能其实都集成在一起了~~
不过还是有点缺点~~毕竟是bate版~~比如没有分离的download系统~~让我下载完东西前不得不一直开着网页~~还有链接不能简单拖拽来开新页面(一定要拖到最上面有点远=。=||)另外第三方软件如MSN按邮件或者空间按钮chrome不能自动跳出来加载~~比较囧~~最后就是兼容性还有点不够~~~不过总体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亚!!反正我是准备长期使用了=。=||
速度!
简洁,也是一个重大优点。
缺点文中提到了,虽然有些事不成立的。
不赞同你的观点。
速度真的是很快的
3. 对于鼠标用户,打开新页面就可以看到最近或最频繁访问网站;对于键盘用户,地址栏比原来的强多了。那个下拉没什么意义。
4. 我觉得很快会有吧,虽然目前我的要求只是代理。
5. 我想不出要定制什么,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
6. 导到哪?导给谁啊?现在还没人接收啊。
7. 一方面我觉得多人共用电脑的情况已经不多了。另一方面,隐身窗口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啊。
8. 脱机工作,gear已经内置了。状态栏和菜单栏是特意去掉了,因为没用。打印和全屏的问题,我觉得,GOOGLE公司内部没有打印机吧?还有他们每个开发人员都两台大屏幕,可能不觉得有全屏的必要。
我觉得对于普通用户,以上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使用习惯改过来很会发现很好用了(很多人不会用打印设置的啊)。高级一点的用户(比如俺觉得加个TOR插件就可以了),其它都不重要。
小结就是那把奥卡姆的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一点谷哥执行的非常好。
优点:速度快了
缺点:我用Tor 在代理里设了自动代理文件.pac原来IE和FF都正常,现在用chrome不能访问.奇怪的是chrome和IE的代理设置部分是一样的,为什么IE行,他不行呢?
上GMAIL的时候,会自动根据你的网速情况,调整用什么模式。
没有老板键,不能在新窗口中打开输入的新地址。
这是我用着不习惯的地方。
chrome的诞生总比当年的Internet Explorer的诞生强壮的多吧?
它还只是个beta请记住了!
为什么没有看到chrome的前景?
为什么没有看到chrome的javascript的v8引擎?你感受到它高速高效的js处理水平了嘛?
显然它的内核是先进的,目前是无以伦比的!
请楼主做一下js测试,看看到底谁更强!
chrome还不到2天,它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越了连web标准都不遵循的ie系列!!!
而且是完胜!!!
你相信chrome若干天后的样子嘛?你敢说google的实力不值一提嘛?
chrome正式版,我们试目以待!!!
不过,太多人都以自己为中心进行评论...
喜欢哪个就用哪个吧,别争...
尊重别人的意见.
很多功能,你不用不代表别人不用,像打印网页的功能,很多时候要用PDF保存.
我删啊删啊“删除这一天的历史记录”点了好多次,总算不显示最常访问的网站了。
怎么没有一个删除所友历史记录呢?
4568的确比较郁闷
还是观望中吧……
这位仁兄到底用了chrome的gear功能没有?居然说不支持gear
而且Google chrome的页面显示也和主流浏览器不一样。
我主页在chrome上就变形了-_-
当然,非常赞同lz关于插件和扩展的评述,这的确是Chrome现在的一个软肋。
以后会有的吧。
不过速度相当快。。。
http://beta.friendfeed.com/e/9f11908e-05f4-4dcb-bd6a-58813607570e/Google-Chrome-Tab/
这个可以通过设置主页的方法来取消。比如把主页设置成一个固定的URL。
文章很仓促,很短见。
建议月光先把那40页的英文原文的漫画看完,再来发表文章。
什么都没了解好,只能写出这种文章。
3、地址栏的下拉地址
这两个据说是chrome的设计选择,要的就是这样。
4、插件和扩展
据说这个礼拜开始开工搞插件了
5、工具栏不可定制
我不明白chrome那样简洁的工具栏界面有需要定制的需要。
8、功能大量缺失
觉得面包会有的。
我也很失望
糟糕!此链接好像已损坏。
HTTP 404 - 找不到文件。
你说容易吗他
看看pisaca3的发布,看看google追寻创新的步伐,我想,只有你亲身经历使用过了,你才能感觉到他的强大和友好。
毕竟浏览器是一个非常复制的东西,chrome的核心都很优秀了,你还怕几个插件和自定义功能它完不成,那你就小看google了!
我觉得,google现在忙于对chrome核心的完善,至于象大家所提那些要求,我想,google不难办到,很快,chrome就要带给IE很大的难堪,或许就是下一个beta就办到的事了。
http://cache.googlevideo.com/chrome/install/149.27/chrome_installer.exe
觉得不方便是因为我们享受惯了win平台奢侈的服务,不再热爱自由了。
谷歌浏览器
0.2.149.27 (1583)
正式版本
Google Inc.
Copyright © 2006-2008 Google Inc. 保留所有权利。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2; en-US) AppleWebKit/525.13 (KHTML, like Gecko) Chrome/0.2.149.27 Safari/525.
我博客有详细评测。。。
2.没有GOOGLE工具栏,不过估计过几天就可以支持。
3.除了打出速度快以外,暂时来说,没法和firefox比。
“Shortcuts for your apps”足以替代工具栏,打开一个Shortcut就能访问一些常使用的服务
3、地址栏的下拉地址
默认页不是有检索吗,Google就是想让用户习惯检索
4、插件和扩展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Google\Chrome\Application\Plugins
既然开源以后就会有扩展的,我们还是要耐心点的
有类似Firebug的东西,已经很满意了
6、只有导入没有导出
7、新标签页的功能
如果在手机上这些都不是问题吧,因为你不会与别人共用一个手机
8、功能大量缺失
如果在手机上这些功能好像都用不到吧
总结:总体感觉这个浏览器就是为gphone量身定做的,google自己不是说吗,web3.0将是以手机为终端的网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