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必须统一,这在当前是非常紧迫而重要的事情,Internet之所以是英文的天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无论任何一个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文的书写都是一致的。简体字的出现却人为地造成了汉字书写上的混乱,而且简体字在制定的过程中本身也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其中一些部首的简化很不科学,比如“言”字部首,简化的部首破坏了整个汉字的美感和艺术性,并且比画也并没有简化多少,无怪乎书法艺术基本都是繁体字。
另外,部首简化的确有一些好处,但非部首的文字简化应该尽量地少才是,否则往往会给人两个不同汉字的印象,使得使用简体字的人往往无法辨认繁体字,台湾对于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研究之所以比大陆要深,没有语言障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汉字的简化完全没有必要,比如“于”字,繁体的“于”字本身也没有几划,这种简化实在太盲目了,主要是由于一些人为的错误造成的。所以第二批简化字如“器”的简化就再也没有执行下去了。
有一些支持简体字的网友认为简体字好学易学,可以提高国民素质等等,我不并赞同它有利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说法,中国虽然实行简体字,但文盲的数量依然世界第一,台港实行繁体字,人民的素质却比大陆要高许多,文盲也很少。台湾的互联网用户比大陆多一倍,而其人口却仅是大陆的1/50。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是历史的原因了。
在计算机上,汉字内码也是五花八门,大陆是GB码,台湾BIG5, 北美又是HZ码, 各个内码互不兼容,给国外朋友发中文EMAIL,不乱码都是奇怪的了。ISO有一个远东汉字GBK,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至少我们看到了中文内码统一的前景。GB码是汉字码中汉字最少的,至于一些汉字转化程序,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兼容性问题,在观看和书写上也十分麻烦,GB码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我们衷心地希望,汉字能够有统一的一天,这个统一,是中华文明的统一,那一天,全世界的华人、日本人、韩国人、东南亚人都在使用着同一种汉字,不同地区的人都能看懂同一种语言,世界语不再是英语的天下,那时才是亚洲文明真正崛起的日子啊。
最后一点,简体字和繁体字的论题本来是关于文化和信息传播的,但往往有一些人为了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将其和政治牵涉在一切,将原本单一的问题复杂化,这值得人们警惕和注意。
注:此文写于1998年6月。
1. 樓上有人說這種討論無聊透頂, 但是事實上, 聯合國正在討論要不要讓簡中變成唯一規範字, 好讓繁體中文名不正而自然消失... 這不重要嗎? 各位要讓古色古香, 饒富意義, 漂亮好看又讓人精神抖擻的"龍"字就此消失嗎?
2. 臺灣人平時寫字, 也不是真的就一筆一劃地寫, 也是會連起來速寫, 或用一些簡字, 如"體" -> "体"之類的, 根本無傷大雅. 況且在電腦上我們用注音, 倉頡, 或無蝦米等輸入法也是很快, 一分鐘也是可打好幾十甚至快者上百個字. 一點也沒感覺繁體字很難搞. 何必硬要廢除?
3. 簡體字是用羅馬拼音, 那是洋人的東西, 憑什麼中華文字的根要採用洋人字? 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 台灣用注音符號如ㄅ, ㄆ, ㄇ, ㄈ從小教起, 一點都不奇怪. 難道要像大陸小孩子連中文都還不太會就要開始辨認英文字母跟發音嗎?
4. "繁","簡"是我們華人自己在叫的, 英文可是用"Traditional"跟"Simplfied" - "傳統" 與 "簡化" 來稱呼的啊!! 何者才應該是正統?
5. 簡中真的就是文革時為消滅而消滅故意弄出的產物, 像台灣香港使用繁體已久, 一點也不覺得繁或難或慢. 那簡中存在目的為何? 即使中國十億人使用也幾十年了, OK, 那也不必要廢掉繁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