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智能手机割据战
“你现在用什么手机?”“诺基亚。呃,上一款是摩托罗拉。”5年前,这是人们习惯的问答模式。不需说明,大家也明白,彼此询问和感兴趣的是手机的品牌。“你现在用什么手机?”“Android.不过,我还想去买台iPhone4.”现在,新一代的思考模式已经不再以手机的品牌为定向,而是更为看重手机的操作平台。 看上去,iPhone4是一台硬件概念上的手机。但实际上,iPhone上运行的iOS系统才是核心,...
阅读全文...
网民之谈
从电视转移到互联网,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与高效。越来越多的国人接触到互联网,成为网民的一份子,构筑出过亿的数量,这也成为发言人来说明中国网络自由的强有力辩辞。我们且说这网民。 对于初级网民来说,上网的需求可能就是获取信息和与人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页,而与人交流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即时通讯了。 网址导航与搜索引擎无疑是网页的主要入口。刚接触网络的网民,他们根本不需要在搜索框里键盘输入,只需通过点击鼠标就可以发现一个全新的“视界”。这部分人数的数量之众从h...
阅读全文...
电子商务激荡十年
十年磨一剑。从试探、磨砺、蓬勃、萧索,再到遍地开花,曾经在人们眼中“虚无缥缈”的电子商务,已深刻颠覆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蜕变出8000多万的“网商”与多达半数的网民消费群体。 1999——梦开始的地方 究竟哪一年被称作中国电子商务元年?人们也许会有所争议。但无可争论的是:1999年是中国电子商务史上充满机遇性的关键一年。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电子商务真正脱离了高姿态的学院派应用,正式步入实质性的商业阶段。...
阅读全文...
战胜免费
互联网是一台复印机。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它将我们为之提供的一切行为、一切特征、一切想法拷贝成为了复制品。为了将信息从互联网中的某个角落传输到另外一边,通信协议令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经过了数次的复制。而IT公司们也在销售这些永不停息的复制设备上赚到了大钱。任何一台计算机所生产出来的数据,都可以只字不漏地传遍整个世界。数字经济便是这样运转在复制品的河流当中。不过和工业时代的大规模再生产不同,这些复制品不仅便宜,而且免费。 我们的数字通讯网络经过设计,尽量地减少了复制品流通的阻力。实际上,由于它们...
阅读全文...
移动市场10大最烂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球移动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势头只有国际互联网能与之匹敌。 期间,移动市场出现了不少极具创新性的新技术和产品,如GSM、短信和3G等。但同时,也不乏一些较为失败的技术和产品,如CDMA 、Windows CE和WAP等。 以下为过去几十年间移动市场10大最烂技术: 1. CDMA 与GSM相比,CDMA是一项失败的技术,用户数量少得可怜。 2. Windows CE 作为微软核心移动平台的一部分,Windows CE耗费资源,效率不高,...
阅读全文...
马化腾应该感谢周鸿祎
宁静的事业和生活被搅得不得安宁,换成谁都不会坦然接受,如果把这些放在中国市值最大、全球市值前三大的互联网公司的缔造者和中国无数互联网爱好者和创业者心中的偶像的身上,就更不必说了。但抛开道德上或法理上到底谁对谁错不说,也许腾讯董事长马化腾在生完气后,还应该感谢一下周鸿祎.至少有两点理由值得他这么做: 首先,周鸿祎和他的360扣扣保镖的进攻暴露了腾讯庞大的用户群所编制的堡垒也并非铁桶一块,如果善加利用,它会让腾讯从可能已经背离用户体验的地方回到正确的轨道。 就现有的信息,扣扣保镖似乎...
阅读全文...
360与QQ大战暴露潜规则:体制积弊亟须改进
“3Q大战”的硝烟正在散去,但争议并未停歇。尽管因“3Q大战”引出了诸多讼案———案中案有之,案外案亦有之,但我们并未看到司法在定分止争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这场“桌面核战”最终是在工信部、公安部以及国新办等部门的“强力干预”下趋于缓解。而干预的方式、内容及过程,所有的媒体均语焉不详。甚至多数媒体在报道干预主体时,都启用了“有关部门”这样的...
阅读全文...
电子邮件重拾上网的快乐
新世纪的10年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正以让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发展,而互联网的应用日新月异,推陈出新,一些老应用在一波波的互联网大潮中没 落、衰退、甚至消亡。 记得九十年代末期,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日后,本人也算赶上了上网的头班车,一台巨牛的idt c6 200电脑,一部33.6k的实达调制解调器,加上每小时5、6块钱的上网费,让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震撼和惊喜。那时候,几分钟时间打开一个网页,都能让 自己兴奋半天,也是从那时候起,我知道了当事互联网的五大热门应用,http、email、ftp、te...
阅读全文...
关于快速配送的一些思考
第一次注意到“快书包”这个网站,是在韩寒的《独唱团》N年磨一剑广受欢迎的时候。这本杂志对于当时的大众是完全的新鲜事物,所有人都迫不及待想要知道韩寒这样个性独特的年轻人做出来的杂志会是什么样子,大家都很好奇,而且率先拿到杂志的人Po照片到网上一定会备受羡慕:看,爷(姐)已经拿到独唱团了。 所以这时候买的不是杂志,买的是寂寞、装逼,而这一切都必须要建立在快的基础上,等到大家人手一本的时候那也就没什么稀奇了。快书包这时候受到大家的注意是因为它承诺的“一小时...
阅读全文...
QQ阅读空间恢复访问
阅读空间是QQ邮箱内置的一款RSS阅读器,以其出色的阅读体验广受用户喜爱。阅读空间还附带了广播功能,是腾讯微博的雏形。 11月初,腾讯推出了界面炫丽的QQ阅读,同时阅读空间被关闭。紧接着,像大家都知道的,“3Q大战”开始了。与“3Q大战”相比,阅读空间的关闭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但在腾讯微博上还是引起了用户的骚动。 一方面,新的QQ阅读虽然界面炫丽,但用户体验很差,已经不是用户操作习惯的问题了。有用户质疑新版取消了未读内容数量显示,Q...
阅读全文...
360血腥的成功之路
这场“前无古人”,并且很可能是“后无来者”的客户端大混战,注定将载入中国互联网的史册。截止目前,已有至少7家公司直接刺刀见红,而没有参战的其他互联网巨头,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说这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点都不为过。如果再过10年,我们会如何书写这段历史?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利益战”,或者是“全民反不正当竞争之战”,又或者两...
阅读全文...
百度如何赢在中国
导语:最新一期美国《商业周刊》印刷版刊登封面文章,对百度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法则进行了深入解读。 以下为文章概要: 施密特说:“他能够把握中国的形势” 很多CEO都有崇拜者,现年41岁,曾经留学美国的百度CEO李彦宏也有一支粉丝团。每年“百度世界”大会在北京举行时,李彦宏的粉丝都会前来与他们的偶像近距离接触。 世界之所以知道百度,是因为这家搜索引擎在中国市场击败了谷歌。按照网民人数计算,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而百度在中...
阅读全文...
乏味的LinkedIn为什么能成功?
商务社交网络LinkedIn(LinkedIn.com)与Facebook和Twitter相比或许稍显单调乏味,但该网站在为雇主提供信息和为职员找到更好的工作上却极为成功。不过,也有人指出,LinkedIn对于互联网的流行趋势漠不关心、反应缓慢。 以下是文章全文: 乏味却实用 对部分人来说,LinkedIn是自watching-grass-grow.com(意为:看着青草生长)以来最乏味无聊的网站;在另一些人看来,它是帮助员工职场跳槽或获得高升的得力工具。不管你怎么看,Li...
阅读全文...
网站流量统计杂谈—从计数到决策
网站流量统计程序是站长接触最多的程序之一,是网站运营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各大网站流量统计程序网站居高的alexa值也体现出了站长们对网站流量统计的青睐。 最早的网站流量统计程序功能十分简单,利用数据库,有的甚至是服务器内存变量,统计下有几个人访问,刷新一次页面+1,好的话用session或者cookies做下简单的访问者区分。而直至现在,大部分网站流量统计程序仍然以计数为主要功能。这里面,51.la是计数型的访问统计程序中的优秀之作,单纯的网站流量记录功能,使用51.la均能很好地满足...
阅读全文...
腾讯的抄袭无处不在——细数腾讯抄袭的产品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成立十年多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 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腾讯有 哪些产品是抄袭的! 1、QQ抄袭以色列的ICQ ICQ:1996年,三个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聚在一起,决定开发一种使人与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快速直接交流的软件。他们为新软件取名ICQ,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