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台湾男性求职者投递简历到腾讯旗下“金铲铲之战”团队,该求职者在简历中写明了自己的微博账号,并显然在微博以“女性情感类”网红的身份运营帐号。腾讯的HR发现这点后,认为对方“男扮女装”,并对此进行讽刺和攻击,指责其利用性别对立制造流量,随即拒绝录用。后来,这位致力于“性别议题讨论”的HR因不当言论被腾讯开除。与此同时,这位台湾求职者的微博账号也被平台以“挑起性别对立”为由禁言90天。整个事件在知乎热榜与 Reddit 等社区引发热议。
各方争议的焦点有哪些?主要是HR是否越界?平台处置是否恰当?
HR 的职责是在职业场合进行合适的招聘判断。但在此事件中,他关注的是候选人的网络身份与表达方式,甚至发起性别攻击,已经远超过招聘判断的范畴。腾讯开除HR,传递了职场应有的基本尊重标准。
我觉得,腾讯HR的职责是招聘,不是和应聘者斗争,这个事件之所以引发舆情,就是因为HR公权私用,和应聘者斗嘴,最终导致腾讯公司遭受负面舆论,所以公司才要将其开除,而这个HR被开除之后,还不断发布抹黑腾讯的负面言论,这种HR恐怕没有企业愿意要。
实际上,HR招聘根本不需要发表自己的言论,只要提问、记录即可,通知应聘者回家等候,拒绝不合适的人也不需要理由。完全没有必要出于个人情绪对应聘者进行人身攻击和冒犯,这本身就极不专业,拿着腾讯的工资,还要抹黑攻击腾讯,这种吃饭砸锅的人,谁都会将其开除。
我觉得这HR被开除不冤,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是腾讯管理层,你一个小小的HR的责任就是招人,不是内容审查,招人这么点小事都要引发针对腾讯公司的负面舆情,腾讯不开除你开除谁啊?
总结观点:
HR被开除:在职业行为中输出性别偏见,不仅不专业,也违背企业价值观,开除是合理的公司行为。
求职者被禁言:社媒“演绎身份”换流量并非长久之计,当言论触及社会敏感议题,也会导致平台介入与限制。
职场、公私界限需清晰:私人网络表达与职场行为不可混淆,避免偏见影响职业发展。
结语:这是一次关于“网络表达与职场现实”的交锋。HR一方因评论过激被开除,求职者也因网络身份被禁言。这启示我们,不论是职场还是网络,都需保持理性与界限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