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starbucks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只能报农村户口,而你是城市户口。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甚至连选举权都不如你们多。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非要到城市来?农村不很好吗?空气新鲜,又不像城市这么拥挤。"可是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这次sars好像让大家一夜之间发现农村的医疗保健体系竟然如此落后;物质供应也不丰富,因为农民挣的钱少,贵一点的东西就买不起,所以商贩也不会进太多货。
农民没有职业发展规划,因为农民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类似种族一样的天生的阶层。农民没有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因为绝大多数人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奋斗,春节联欢晚会中买得起等离子彩电的农民毕竟是个别现象。
于是我要进城,而且要摆脱我的农民身份,我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你生下来就拥有的大城市户口,考学是我跳出农门唯一的机会。我要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马,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我这个佼佼者心里不知是喜是忧。
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去顾及业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校长就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于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30起床,晚上11:00睡觉,就连中秋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政治。
而你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如果你不想那么辛苦去参加高考,只要成绩不是最差的,你可以在高三时容易地获得保送名额,哪怕成绩最差,也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大学,而那所三流大学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去,因为按地区分配的名额中留给上海本地的名额太多了。
我们的考卷不一样,如果考卷一样我们的分数线就不一样,但是当我们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的学费是一样的。每人每年6000元,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要2万4千元,再加上住宿费每人每年1500元,还有书本教材费每年1000元、生活费每年4000元(只吃学校食堂),四年总共5万元。
2003年上海某大学以"新建的松江校区环境优良"为由,将学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这就意味着仅学费一项四年就要4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总共6万6千元。6万6千元对于一个上海城市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上沉重的负担,可是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这简直是一辈子的积蓄。 由于剪刀差、地少人多不成规模经济等众多原因,农业仍然是不赚钱的行业。我的家乡在东部沿海开放省份,是一个农业大省,相比西部内陆省份应该说经济水平还算比较好。可是现在的农产品收购价太便宜了,除去各种农业种植成本和名目繁多的税费,一年辛苦劳作剩不了几个钱。以供养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为例,除去各种日常必需开支,一个家庭每年最多积蓄3000元,那么6万6千元上大学的费用意味着22年的积蓄!前提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能生大病,而且另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多么优秀,都必须剥夺他上大学的权利,因为家里只能提供这么多钱。我属于比较幸运的,东拼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第一年的学费,看着那些握着录取通知书愁苦不堪全家几近绝望的同学,我的心中真的不是滋味。教育产业化时代的大学招收的不仅是成绩优秀的同学,而且还要有富裕的家长。
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在大学校园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工挣点生活费,我实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钱,那每一分钱都是一滴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瓣挣来的血汗钱啊!
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为了弄明白营销管理课上讲的"仓储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麦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丰富的商品。
我没摸过计算机,为此我花了半年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学习你在中学里就学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我的发音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这也不能怪我,我们家乡没有外教,老师自己都读不准,怎么可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基础没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时间矫正我的发音。 我真的很羡慕大城市的同学多才多艺,知识面这么广,而我只会读书,我的学生时代只有学习、考试、升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我才能来到你们中间,才能与你们一起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
我可以忍受城市同学的嘲笑,可以几个星期不吃一份荤菜,可以周六周日全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可以在周末自习回来的路上羡慕地看着校园舞厅里的成双成对,可以在寂寞无聊的深夜在操场上一圈圈地奔跑……我想有一天我毕业的时候,我能在这个大都市挣一份工资的时候,我会和你这个生长在都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做一个上海公民,而我的父母也会为我骄傲,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大上海工作!终于毕业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辛辛苦苦读出来的大学文凭,竟然很难找到工作,在上海工作难找,回到家乡更没有什么就业机会。能幸运地在上海找到工作的应届本科生只有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水平,也许你认为这点钱应该够你零花的了,可是对我来说,我还要租房,还要交水电煤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钱让弟妹继续读书,剩下的钱只够我每顿吃盖浇饭,我还是不能与你坐在starbucks一起喝咖啡!
现在舆论号召我们大学生创业,真不明白我们这些既没钱也没经验的刚毕业的学生有什么资本去创业,为什么那些人浮于事却能旱涝保收的单位里的职工不去辞职创业?也许所有的这一切都怪我投错了胎,为什么我不降生在上海!写到这里,我需要声明:我不是来自农村,我来自一个小城市,在上海读完了硕士,现在有一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已经融入到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了,与周围的白领朋友没有什么差别,可是我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艰苦的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的同学和他们永远无法实现的夙愿。于是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了上面的文字,这些是最典型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平民子弟奋斗历程的写照。每每看到正在同命运抗争的学子,我的心里总是会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不公平已经存在,这并不可怕,但是对不公平视而不见是非常可怕的。我在上海读硕士的时候,曾经讨论过一个维达纸业的营销案例,我的一位当时曾有3年工作经验,现任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的同学,提出一个方案:应该让维达纸业开发高档面巾纸产品推向9亿农民市场。
我惊讶于她提出这个方案的勇气,当时我问她是否知道农民兄弟吃过饭后如何处理面部油腻,她疑惑地看着我,我用手背在两侧嘴角抹了两下,对如此不雅的动作她斥之鄙夷神色。
在一次宏观经济学课上,我的另一同学大肆批判下岗工人和辍学务工务农的少年:"80%是由于他们自己不努力,年轻的时候不学会一门专长,所以现在下岗活该!那些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嘛,据说有很多学生一个暑假就能赚几千元,学费还用愁吗?"我的这位同学可能永远都不会相信我本科时有个同学是每天拿着饭盒到学校餐厅里捡别人吃剩的饭菜来熬过四年的大学生活的。
他可能没有研究过中国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的变迁,我们的父辈年富力强时候所创造的财富中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在高积累低消费政策下变成了国有资产,继而变成了国有商业银行成千上万亿元再也收不回来的不良贷款。糟蹋完这些钱后,当年包养老、包医疗、包住房、包教育的空口承诺灰飞烟灭,留给已经老去的父辈只是下岗失业和生活无济。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我的同龄人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的决策将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些优越环境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和很久以前曾经吃过苦现在已经淡忘的人,关注社会下层,为了这个世界更公平些,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在做关乎众人命运的决策的时候,让这份社会责任感驻留我们的头脑。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你已坐在starbucks,我还要做学校的板凳呢! :)
我也是一个农村出来的人.对此我有太多的感受!
还是象你说的,让我们多关心下社会下层,为了这个世界更公平些!
我也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一人来到上海,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施展自己报复的天地.
现在在一家事务所工作,但是由于个人价值取向与企业的文化有冲突,常常使我痛苦不已.心里不止一次想到过离职.可老板认为我是个值得培养的专业人才,给我他们所谓的"高薪".可这却让我更加进退两难.实在不愿意看到一家专业机构却以那些营销文化标准来衡量,办公室无休止的斗争,如果我的工作是在这种环境下,那么将会失去所有工作的乐趣,甚至生活的乐趣.如果我真的选择离职,但就我现在的资历,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将会变得十分迷茫,生活也将变得十分结据.
所以我心里一直很矛盾和痛苦.内心十分的痛苦.希望能够有谁来为我解开这个结.给我点启发.
转到我空间了!
我是来自一个普通农农民家的孩子.现在正为了自己的理想打拼.
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既然这已成事实,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奋斗,为将来打拼.
当时全班鸦雀无声。
XX民.主
XX 共.×
XX 独.裁
http://www.178gz.com/dushi/105.Htm
但是有一点我不明白。
不过我总感觉有逻辑错误。
第一段 第一句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
后面写的还读研上大学。这。。。
文章很棒,发人深思。像我们的北漂者,在城市里打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但是我们却被城市有意或无意的改造着,而且我们还不能有任何的怨言。说公平,什么是公平?公平就是人家收着房租,拿着产权证到处享受社会福利的补贴,我们每月承受着房租的压力,看着惊人的房价飙升,人家吃肉,我们吃不卫生的地摊货还不能有怨言,这就是公平。我们厌倦了城市的纷争,可是在纷争中我们能做什么?我还不是成为城市中随波逐流者。
我奋斗了18年肯定不是为了和你喝咖啡
有感触,很震撼!
个人理解,正视差异,积极面对,生命的意义比幸福更重要!
这不是最重要的,有比公平规则的扭曲更让人愤恨的事。
细看当下经济成果来源:
改革开放,引进资金和技术,输出资源/土地/廉价劳动力,催生了一批先富起来,通过抄袭,先富者逐渐扩大了这种模式,这样,农名工廉价劳动力输入越来越大,先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服务业/基础行业快速发展,这些行业动力来源同样来自于农名工/打工者。后来新兴行业兴起,例如走在时代前沿的互联网行业。
但,直到现在,这些行业都是在抄袭西方国家,当然不是说绝对,但鲜有真正通过技术创新的,很多所谓的创新本质还是抄袭,只是本土化了而已,喊着口号。纵观国内的大公司,大企业,不是占着资源的官家企业,就是迎合大众的服务业,包括国内的互联网行业,本质还是服务业而已,而且它们主要还是为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服务,甚至包括教育、医疗等基础服务。
没有底层庞大的农民工劳动力支撑,万丈高楼皆是空!
官家企业的大是资源/资产大而已,服务业的大用户基数大,制造业的大是廉价劳动力多,然后资产大,但他们和西方及日本的大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官家永远只会做用9分国家资源换取5分果实的买卖,甚至还有3分莫名无踪;再看强大的民企,部分是背影宽广,就不多说了。较活跃的就是服务业做的好,但服务业做的再好,能强大国家吗?能从本质上给人类社会带来改变吗,比如当先互联网行业,口口声声说着改变,也确实在改变着,但这种改变是”比尔盖茨发明window系统“,”乔布斯创造苹果“、”索尼的彩色电视“,”西门子电器“等等相媲美吗?
后者是创造,而前者只是”拿过来“是本土化,再改善而已,我甚至为他们感到担忧,当某一天欧美日有又有新的重大的创造的时候,国内的行家们是否能及时”拿过来“。
前段时间,国内新出的女首富,靠的是抱苹果的大腿,而国内的男富豪们就更么说了,连国门都难以走出,最具创新思维的bat也只能在国内做做土霸而已。
套用鲁迅先生的话:走的人多了,便是路,有人靠着这种方式快速发财了,跟风的人接踵而至,慢慢的,路越来越大,越来越远,而真实的主干线却成了杂草丛生的崎岖小道,鲜有问津。
当然我不否认思维迸发,靠这种方式快速致富的人,他们也是让我看得起的人,何况这条”路“还是他们千辛万苦摸索出来的,他们也是被规则逼的,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无奈,但也不会对他们表示敬佩。
前些天网上看见bat中某霸谈其发展方向,说的无外乎如何将这条”路“快人一步向远方延伸。真是眼不见心不烦。
这还有几个问题:
国内有几家真正做”实业“的?GDP成本为何如此之高?资源利用率为何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为何劳动力输出迟迟不能转变?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从最初的不公平规则,贫富差距,生活差距,教育差距,环境差距,社会保障差距,社会压力差距,物质差距,心理差距...;
教育的不完善,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生活优越的人要么不思考,要么思考把”路“走的更大更远,不愿去尝试陌生的,风险大的,时间长的,不愿转变,社会底层要么时间精力所剩无几,要么资源缺乏、眼界限制,被迫选择大”路“;
笔者写的很现实,非常能打动人,我的侄女班级里就有一名农村的小女孩,相比于其他同学每天20-50不等的生活费,她一天的生活费都不够这群城里孩子吃一顿饭,很多同学都看不起她。嫌她没钱没品,嫌她脏。感觉无法想象对不对,明明大家都要奔小康了不是吗?可是真的是这样的。
我的班级从初中开始就不断有同学辍学,男孩子,女孩子。大多是因为上不下去学了(我现在是高中,但是我很多同学都已经结婚了,尽管她们连结婚证都没有。)继续读下去的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很多同学心疼父母的钱都不去补课,因为家里可能还有弟弟妹妹一起上学。班主任经常说,全省的考生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漂亮话谁都会说,但是要知道,人生来就是不同的,又怎么会平等呢。即便是刚刚出生的小孩城里的和乡下的用的尿不湿都相差甚远。
哪位大神能够解释一下true的用法,看了一下Beikao帝(Http://Www.Beikaodi.Com/word/true.html)上的解释,不是太明白呢。
time:3:31:44 PM
备的人,我们现在的收入是有由三年前决定的,而我们现在的努力决定三年后的收入。不要自怨自艾,不要做愤青。
也知道写的好
好吧,我承认我的语言表达水平很差
除了写的好也不知道说些其他的词汇
自己上学的时候不是那种很爱学习的好学生,马马虎虎考了普通二本。现在大学毕业快十年了,慢慢混成了外包码农,没有过得特别差,也没有过得特别好。虽然羡慕那些有钱人,但对要学习的新知识总是缺乏动力,每天到家总想着玩游戏。其实仔细想想,游戏也玩了不少了,确实没啥意思。今天刷到了张雪峰的一些视频,感觉是时候重新认真学习了,借着AI的东风再卷一次,为了未来再拼一次。
今年就要当爸爸了,祝愿宝宝能健康成长,也祝愿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好。如果十年后的某一天还能找到这里,希望能对自己在这十年的表现打个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