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推出以旧换新充电器回收计划

据苹果官方网站报道,苹果中国正式发布USB电源适配器回收计划,从2013年8月9日至10月18日,用户可以拿假冒、山寨和第三方适配器去Apple Store零售店或Apple授权服务提供商处更换(需要额外支付68元),同时用户必须送交至少一个USB电源适配器并携带你的iPhone、iPad或iPod。

苹果回应“棱镜”监控项目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曝光了美国政府代号为“棱镜”的机密监视项目,称其监控着美国9家主要互联网企业的中央服务器,而苹果是最近才加入到“棱镜”计划的。报道指出,美国国家安全局能够“按时间顺序提取音频、视频、相片、电子邮件、文件和联系记录,分析师通过监控上述网络信息来追踪一个人的行踪和通讯往来”。

苹果2013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召开

苹果公司于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在旧金山举办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13),更新移动设备及桌面系统、并发布新款Macbook Air笔记本和Mac Pro工作站等设备。

今年的WWDC,真的很难说

去年苹果发iPhone 5时候,笔者曾经半开玩笑地说道,由于受到乔布斯的干预,导致原计划在前年六月发布的第五代iPhone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屏幕尺寸更大之类的)而不能发布出来(因为乔布斯不愿意),然后iPhone的发布就延到了十月份,用了与iPhone 4几乎一样的外观外加一个半生不熟的siri的iPhone 4S来愚弄大众。当乔布斯在iPhone 4S发布后的第二天光荣牺牲之后,iPhone开发团队的人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乔布斯死了,他们被乔布斯否决的,有更大屏幕的iPhone 5设计就可以在明年正式发布,并且明年也不用再费心费力再设计一部新手机了。

iPod,敢问路在何方?

在乔布斯冒出了“计算机将成为数字中枢”的这个设想时,首先随着火线(Fire Wire)技术出现的就是能够编辑通过火线从摄像机传输到电脑的音频和视频文件的软件。在苹果试图找到Adobe谈判无果后,苹果自家的iMovie、GarageBand等一系列的iLife软件也就是被这么逼出来的。之后不久,乔布斯意识到“音乐”将是整个数字中枢链条中不可分割的一环,又创造出iTunes。iTunes创造不就,iPod便成为了一个方便用户去收听iTunes音乐的播放设备。

谷歌阻止苹果,谁来阻止谷歌

概述:在移动市场上,从来没有一个公司像Google一样的玩法,以后可能也不会有。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商业模式。它可以调动极大的资源而几乎没有盈利压力,它力逾千钧又身段灵活。它从来不尊重这个市场原有的商业模式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Google进入任何一个市场都是这个市场原有王者的一场悲剧。

传苹果调整售后政策取消以修代换

据国外媒体报道,Appleinsider从匿名苹果员工处获悉,苹果正在酝酿售后服务政策的大幅修改,预计将在今年秋季率先在美国推出。新政策将为苹果每年节省10亿美元开支。

苹果CEO向中国消费者致歉

4月1日晚间消息,苹果中国官网发布落款为苹果CEO库克的致消费者信,针对前段时间央视315曝光的保修问题,苹果中国售后服务做出四项重大调整。

数据显示中国用户最爱越狱

iOS 6完美越狱工具evasi0n发布两天下载量已经突破400万,而据此次越狱团队成员之一pod2g在Twitter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来自中国访问量占到了总数的20%,排名首位,其次是美国及法国。

苹果发表声明强烈建议用户不要越狱

苹果发表声明,强烈建议用户“不要越狱”,苹果称用户越狱除了会使手机不再享有苹果的任何保修服务外,也会带来以下问题:设备会经常遇到崩溃问题,出现安全漏洞,电池寿命缩短,资料丢失,影响到未来的系统更新等。

苹果电视操控方式的可能性

自去年乔布斯本人在其传记中对苹果电视大加描述以后,关于苹果将会以发布自家品牌的高清电视代替现有的临时妥协产品 Apple TV 来重新定义客厅的传闻就开始了,而上周库克在接受其上任来第一次电视采访时表示对电视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后,“将在 2013 年推出的尺寸在 42-55 英寸之间,定价范围为 1500-2000 美元”的苹果电视机又成了被热议的焦点。

苹果发布iTunes 11

苹果周四正式推出了iTunes 11,用户可以通过苹果官方网站或者点击软件里的“检查更新”进行下载。苹果对新版iTunes 11界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增加了对云服务iCloud的支持。

Siri涉黄的背后

或许大家都听说了,前几天苹果的智能语音助手 Siri “被涉黄”了,原因是用户在 Siri 上说出诸如“找三陪、要嫖娼”等关键词后 Siri 给出了附近一系列娱乐场所信息。然后,各种专家就出来了,各种声称苹果或承担法律责任。那么 Siri 究竟到底有没有涉黄?需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说“Siri 涉黄”的背后是什么呢?

乔布斯究竟是怎​样造就的

了解乔布斯的人都知道,乔布斯不太懂技术,比尔盖茨就笑话他不会编程。但是乔布斯自小就对电子学深感兴趣,这得益于硅谷大环境,以及他养父和邻居家少年电子专家的影响和熏陶。后来乔布斯遇上斯蒂芬·沃兹尼亚克,两人臭味相投,都热衷于用电子产品来搞恶作剧。对电子产品的这份热情是驱使他不断发现和应用新技术的源动力。

浅析苹果三星专利战

10.5亿美元,这次判决够三星喝一壶的了,整个Android生态圈此时都在苹果公司的专利大棒下颤抖。五年前那场精彩绝伦的iPhone发布会上,乔布斯向世人宣布:“苹果重新发明手机。”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注意到了他那狡黠的一笑:“当然,我们申请了两百多项专利来保护这部至少领先五年的手机。”

“田忌赛马”与苹果

与传统PC不同,移动互联网的体验来自于软件与硬件的结合,这里软件指操作系统,以及其上的应用;硬件指配置及外观设计。苹果依靠“田忌赛马现象”获得了一些优势,那么,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Newsstand,杂志的救星还是丧曲?

如果说媒体品牌的价值已经远不如以往,那么 Newsstand 所代表的传统内容形式的简单数字化的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的趋势。用户对新闻内容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革命,仅仅一个全新的包装是无法挽回败局的。

迎接视网膜屏幕时代

如果说 iPhone 4/4S 上的 Retina Display 还是让视网膜屏幕停留在小尺寸设备上的话,那么新一代 iPad 和即将到来的新一代 MacBook Pro 则是让视网膜屏幕成为下一代笔记本电脑和平板产品升级的焦点。可以预见的是视网膜屏幕时代已经距离我们不远了。

苹果所持庞大现金的用途

苹果存在银行里面的1000亿美元现金一直以来都是引来热议的对象。因为在苹果宣布派息和股票回购的消息之前,苹果似乎一直很乐于把大量的钞票抓在手里而不去进行任何形式的处理。

构建苹果生态体系的三要素

也许对Apple来说,Nokia从来就不是什么王者,所以他们可以轻易地踏着其傲人的市场数据而过,去开拓属于自己的疆土。——题记

HTML5 杀不死移动应用

苹果在其对抗 FLASH 的过程中,是否让自己也限了进去?通过明文禁止 Flash 应用到 iPad 和 iPhone 上,苹果迫使 Web 开发人员不得不放弃采用 Flash 技术。可以说,苹果和乔布斯为 Adobe 公司的放弃移动 Flash 业务的最终决定“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苹果使得 HTML5 应用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对 Safari 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对 Android 等 Web 平台的用户来说也不坏。如果存在一个优秀的通用在线应用平台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开发者都会为这个平台开发应用,因为这样才能获得最多的用户,这不难理解。

人民币买苹果是多大个事儿

早上微博看到这条消息,北京时间11月18日凌晨起,苹果App Store中国区更改条款,接受人民币支付购买应用。目前支持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国内主要银行的信用卡,并支持人民币充值。

Siri引发的产品设计变革

Siri的发布,在iphone 5的失望之后,为苹果带来了言之不尽的话题,其热度甚至超过了ios 5这个重大操作系统更新。但是,今天希望论述的却不是这些讨论,而是设计者有意或无意之间,为某一类工具的设计产生了重大性的基础定位变革。

Siri究竟犀利到了谁?

你认为Apple最怕谁?Microsoft?Samsung?Nokia?RIM?HTC?……No……是Google,Amazon,和Facebook。(抛开品牌忠诚度这些marketing范畴的东西不谈,只说业务层面,也甭考虑在我朝卖肾之类的东东)

苹果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

编者注:本文原作者为大名鼎鼎的WordPress的开发者Matt Mullenweg。首先说明一下,笔者并没有任何的内幕消息,也没有超凡的预知未来的能力,但通过观察苹果产品的发展历程,多少可以看到其未来的大致走向。个人认为苹果公司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将主要侧重以下六方面,按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地图、iCloud服务、支付、电视、搜索和汽车。

Stay foolish—纪念乔布斯

关于乔布斯和苹果的文章从来都不少,这几天更是铺天盖地让人看到眼睛发酸。在贴上了乔布斯标签的著名词汇里,“Think different”已经随着对他的执着创新、完美主义、独立精神以及理想主义的赞颂被分析得彻彻底底、阐述得清清楚楚。而同样著名的“Stay hungry”和“Stay foolish”尽管同样被无数次地转发,却甚少被深入的解读,如果说“hungry”所代指的“野心”、“好奇心”和对世界的“饥饿感”在乔布斯身上体现地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不需要去多说,那么“foolish”作为乔布斯最优秀的品质之一被忽略就显得有些遗憾了。

苹果前CEO史蒂夫·乔布斯辞世

据苹果官方网站报道,苹果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周三辞世,享年56岁。

苹果为何遵守当前互联网规则

一早在读 Joshua Topolsky 一篇发表于 This is my next 上的社论,它是关于苹果放弃网页的“错误”,读到我这里我停了下来。我基本上不同意他的所有观点。

苹果与微软的用户文化

iPhone5全面进入中国,用户要求提供四喇叭。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有镜子。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有收音机。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有手写板。乔布斯提供之后,用户要求提供双卡双待。提供之后,用户要求预装动感地带。乔布斯吐血说:去华强北直接买山寨机会死啊?

Apple TV让人爱恨交织的十个方面

Apple TV 让人非常喜爱,用户们常常用Apple TV来观看Netflix上的流媒体和利用AirPlay来播放iTunes 上的音乐。但就像所有的苹果设备一样,它们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与Boxee Box相比,它们各有各的优势。下面来看看我们喜欢和不喜欢Apple TV的地方。

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辞职

苹果董事会今天宣布,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辞职,董事会已任命前苹果COO蒂姆·库克(Tim Cook)接任苹果CEO一职。乔布斯被选为董事会主席,库克将加入董事会,立即生效。

苹果的中国机会

苹果正在或者已经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同步网络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有超过1000万台iOS设备,其中七成是iPhone,剩下的三成是iPad或者iPod Touch。这样巨大的数量仅仅依靠苹果四家直营零售商店与联通的合作完成,当然苹果在中国还有数量众多的授权经销商。

WWDC2011:开发者还能做什么?

这次在旧金山举办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维持苹果一贯稳步改进的风格,但从中我们不觉有些不寒而栗。苹果在项目发展上,体现了独有的稳健和睿智。

苹果与其他高科技公司的对比

5年前,苹果凭借它的iPod和Mac系列电脑成为了一家成功企业。但是那时候iPhone和iPad都还没有上市,苹果的年利润为24亿美元。到 了2010年时,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166亿美元。在2011年第一季度,苹果已经获得了60亿美元的利润,正在朝着完全压倒前几年的方向大步迈进。可以说,苹果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提款机器。

苹果和微软的战争

有这么两家公司,他们是大家眼里的老对头,但却总是福祸相倚,他们都曾经在部分领域超过越过彼此,同样也在一段时间后被对方超越,他们是科技界永无休止的欢喜冤家,也是科技界打不死的两只小强。这两家公司就是微软与苹果,他们都拥有伟大的创始人与精神领袖,尽管盖茨与乔布斯私下并没有太多的仇恨,但并不影响两家公司你来我往的商业竞争。

苹果:一种未来理念

本文试图从更深和更广的视角来解析苹果为何如此流行并给出笔者对其的看法。

当乔布斯离开苹果

苹果的成功不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当乔布斯离开这个世界,或离开苹果,苹果会面临什么?

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

说到开放和封闭之战,人们总是会提起二十年前的那场战役,就是苹果和Wintel的战争。任何事物所谓的肇始只是我们需要回顾历史时的印象或观点。

如何创造性使用手势操作

手势操作是苹果带给世界的惊喜,也是iPhone,iPad可以成为热门产品的决定因素。虽然后期的Android和Windows Phone 7 也把手势操作带入产品。但对比之后发现,目前的Android系统的触摸操作并不流畅,WP7没有用过。即使是达到相同的流畅程度,毕竟是后来的竞争者,其产品只能沦为和i系列产品做比较的二流地位。

解读苹果的过路费

苹果不准许第三方购买,由此拒绝了Sony Reader。而30%的过路费引发热议。谷歌收10%,亚马逊的分成也低于苹果,而且更很的是,苹果要求面向消费者的价格必须是最低。三家公司,除了Sony威胁要把音乐撤出苹果店之外,其他厂家没有任何动作和言论。

平板电脑能否替代传统电脑

平板电脑(Tablet PC)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在数年前我们见到的平板电脑更多是屏幕支持手写的笔记本电脑,更像是把传统笔记本(PC)的屏幕更换为触摸屏。事实上这样的产品曾经大行其道,并且现在仍然拥有着一批忠实拥垒,包括联想(Thinkpad)、富士通、惠普等多个厂商推出了这样的平板电脑产品。这些触摸型笔记本电脑主要针对商务人士并且价格昂贵,通常它们的触摸屏能够进行任意大角度的旋转与倾斜,这给商务演示带来了很多便利。

苹果是否改变我们的生活

最近一段时间IT届最受人瞩目的新闻莫过于八卦杂志上关于乔布斯健康的报道,在祝福老乔能早日康复的同时,人们不禁开始关注“后Jobs时代”苹果公司的运营情况,并且开始思考苹果对这个世界的影响,苹果的产品究竟有没有或者说以多大限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