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Google+账号封禁

这些天来,包括许茹芸在内的很多Google+用户的帐号都出现了被挂起审核的现象,大多数情况是因为用户的名字和Google个人资料不符合Google+社区准则的原因导致,Google并没有强制用户使用实名,但是用户的名称也必须符合Google的相关准则。

使用ifttt背后的巨大风险

ifttt,是一个新生的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不同其他平台的条件来决定是否执行下一条命令。ifttt基于任务的条件触发,类似编程语言,让用户可以根据他们设计的流程设计一些小程序,让网络服务能够对某些行为作出反应。

问答类网站的矛盾与可行之道

自半年前类Quora网站“知乎(zhihu.com)”内测以来,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也陆续推出了针对不同市场细分的问答类产品。诸如百度旗下的“新知(xinzhi.com)”,人人旗下的“车问网(chewen.com)”,类Formspring网站“米饭(mifan.com)”,类Stackoverflow网站“StackPoint”和“SegmentFault”,以及升级到2.0,并且与百度进行合作的国内第一家社会化问答网站“啊烦题(rfanti.com)”。在2.0的概念上,好似只缺少基于LBS问答类网站。不过参照国内同行的开发速度,和海外近期相关产品的走热,比如:Localmind,Crowdbeacon,AskAround,Loopt,Askalo等等,国内LBS问答类网站的亮相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

腾讯、人人、新浪社交网络优劣势分析

社交网络是现在网络界的热门话题,从FacebookTwitter到foursquare,tumbrl,社交网络一直在被创新。在中国也有相应的人人网,微博,街旁,点点网等一大堆社交网站,与国外情况不同的是,中国的社交网络是互联网大佬的天下。在激烈的竞争中,社交网络时代的三个巨头——腾讯,人人,新浪也在慢慢形成。他们不仅要面对互相蚕食对方地盘的竞争,也要面对新兴社交网站的挑战。三大巨头到底鹿死谁手,接下来笔者就来个分析。

标签化管理

标签化管理,是指通过标签接收信息和发布信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不同的标签来接收相应的信息。

不懂微博价值的营销人伤不起

在微博上,140个字、一张图片、一段音频或者视频,为何会在短时间内如此受到追捧?笔者认为原因只有三点。

几招教你提升新浪微博影响力

随着新浪微博提出了“影响力”的概念,不少亲们都会感到困惑,这么一个“玄之又玄”的东东到底该怎么提升呢?其实,想要变身影响力达人一点也不难。只要按照接下来的方法做,保证你的影响力短期内会有惊喜变化哦。

Tumblr、点点、新浪Qing的比较

轻博客是一种介于博客和微博之间的一种网络服务。在国外,2007年4月推出的Tumblr一直在轻博客市场中居于领先地位,很多知名人士和大型媒体公司都使用Tumblr网站。

杀死知乎

知乎是什么,这是个问题。答案A:问答网站B:Quora中国版。于是,两个常见的热点问题随之而来:1.知乎跟百度知道的区别?2.抄袭的辩论,或者说相比Quora,知乎做了哪些创新?

某些开放平台就是个传销

计算机平台上宿主和寄生者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最早接触的平台是微机操作系统。在这个层面,桌面软件商最怕的就是操作系统的功能和自家的软件有交集。举例,微软做杀毒软件后,杀毒软件商很不舒服; XP之后很少会有人去用ACDSee。之后跨入智能手机时代,平台文化会不会开放很多?不完全是,最近iPhone IOS5做了什么大家也看到,iOS上的第三方Twitter客户端估计现在都在撞墙。

塞班S60常用Twitter客户端评测

虽然这是一个Android、iOS漫天飞的年代,虽然塞班已经推出了新的Symbiam^3系统,不可否认的是,S60仍有着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少的推友(Twitter用户)。都说塞班用户伤不起,想必塞班推友更能体会这句话中的辛酸。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两款塞班系统最常用的twitter客户端。

I2P不完全使用手册

说起I2P或许大家有些陌生,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软件,但提起Tor人们都知道这是一个著名的开源匿名网络工具。I2P和Tor一样,也是一个著名的开源匿名网络工具。和Tor相比,I2P和Tor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由于人们比较熟悉Tor,那么先从I2P和Tor的比较开始介绍I2P。

在线Office的较量:Google vs. Microsoft

目前,在云计算领域,Google和Microsoft应该算是最优影响力的两个巨头。Google作为互联网的霸主,其目标就是消灭桌面应用,把所有的计算和存储都放在云端。 而Microsoft作为一个传统的桌面型软件的霸主,也正在向云应用转型,以期能在云平台上和Google一争高下。

网站白名单可行性分析

从今年5月6日开始发生的大范围国际出口访问故障,似乎印证了18个月前的一则新闻报道:《工信部拟推境外域名白名单制度》,2009年12月份的这篇报道曾经引发了当时网络界的恐慌,让众多中小网站面临的生存危机。

轻博客之重

从最初的点点、到推他、再到新浪轻博客,后面还有虎视眈眈的腾讯。似乎只是在不经意之间,轻博客似乎便引燃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热情。尽管在此之前,tumblr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tumblr仅仅只是一小众人手中的玩具,就像很多在我的博客上留言的读者所认为的那样,“图床”。一直到了去年年底,tumblr才真正进入了主流的目光中,直至今日。

关于电影《社交网络》的杂想

后知后觉的看了电影《社交网络》,竟然看得热血沸腾,还一连看了两遍。在看第二遍的时候,随手写了几条关于电影的微博,不过由于这部电影涉及了太多我感兴趣的话题,而影片的节奏又远远超过发微博的速度,所以就就着已发的微博写了这篇绝非影评的微博体博客。

下载站的寿命时日不长

五月中旬,百度旗下的软件下载站天空软件站正式改版,不仅砍掉大量有误导嫌疑的广告,对页面布局进行调整,将重要内容整理后推送至首页,还更换了沿用近13年的LOGO。

浅谈国内社会化媒体营销

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之前,我们先来大概了解先社会化媒体的概念。社会化媒体是个外来词汇,也称社会性营销,英文为“Social Media”,简称SM。社会化媒体也是区别于传统主流形式(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是一种新型的媒体方式,主要时候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分享,传播,通过不断的交互和提炼,对观点或主题达成深度或者广度的传播,其影响力是传统媒体往往不能赶超,而无法达成。

微博与中国版SNS的未来

从今年3月底至现在,新浪微博放出了两个标志性的信号:1)新浪使用自有搜索引擎技术替代谷歌搜索;2)新浪微博启用weibo.com域名。这两个动作表面看起来毫无直接瓜葛,但从本质看来,搜索会变成微博在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持性技术。

电子商务二次营销

网上店铺商家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来转化一个潜在的消费者,其中最流行而且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电子商务二次营销——使用不同的策略和全自动邮件系统来跟踪放弃购物车的网站访客。

从“断网门”看域名管理乱象

4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旗下域名注册服务商万网称接到美国科勒公司提供的侵权投诉,指责慧聪网存在侵权商铺页面,因此擅自将慧聪网域名暂停解析(clientHold),导致上海、浙江、山西、江苏、广东等多个区域长达4小时不能正常访问慧聪网。经过多次沟通未果,4月27日,慧聪网以“无理由停止解析其域名”而起诉万网,并要求万网赔偿一元。5月4日,慧聪网对外推出“反万网霸权”网站,指控万网不是“有价值观、有未来”的企业,并希望借助此次事件可以推进域名行业相关立法。

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差异

美国人发明了一个改变世界的工具,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商业化之后,美国人在它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企业营利模式的奇迹;中国互联网从完全抄袭美国模式到自己寻找真正合适的生存方式,也在不断探索发展。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在趋同与存异的差异化中,究竟形成了哪些不同?又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不作比较,不知道世界如此不同。

中国网络出版市场分析

Amazon改写了美国出版业格局,目前Kindle电子书业务已经成为Amazon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其它同样很重要的业务包括网络零售与云计算。Amazon的终端+内容模式很好吸引了用户与出版社的注意力,据不准确的消息Amazon在2010年售出近540万台或是800万台Kindle阅读器,另一个可参考的数字是2009年底Amazon宣布网站的电子书销量超过纸质书,在2010年7月这个销量比例已经变成180本电子书对100本传统纸质书,也许再过几年纸质书在美国就会变成小众选择。

知乎的问题

上周有幸得到一位朋友给的邀请,注册了传闻中的知乎问答社区。经过一周的试用,笔者想可以说点什么了。

互联网产品的耐用性解析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产品的迭代更新展现了这时代特有的快节奏。产品就好比赛场中的运动员,用户就是接力棒,产品不断地更替,而用户使用产品都会存在一定的选择周期。用户的需求就是最后的目标,而产品本身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媒介。根据产品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互联网公司的反应越来越快,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市场中竞争。但众多的“快产品”是否能成为用户持久使用的“耐用品”仍是个问题。

知乎的缘与劫

使用知乎大约有一个星期了,在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认识了很多朋友,总的来说,很喜欢这个东西,分享自己懂的,学习自己不懂的,接收更多元的思想。作为知乎的6131号用户,对知乎有一些自己的思考,遂成此文。

企业微博营销技巧

最近笔者一直在维护公司的微博,也在SocialBeta的社会化媒体6群中跟很多朋友交流,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在此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针对竞争对手的社会化媒体营销

在这个全网SNS化的今天,有很多营销方案,比如什么口碑营销啦,微博营销啦,病毒营销啦,最终都脱离不了社会化的本质,而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即病毒效应(但是笔者并不认为病毒效应是SNS的本质)。会有成指数上升的用户会通过你的营销方案得知关于你的事情,而SNS中隐藏的各种关系也将会加大企业本身的转化率,所以一直备受各大公司的青睐。官方微博,官方的XXSNS主页等等。但是再做营销的同时,那些负面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真的都是用户的反馈声音么还是有人从中作梗社会化媒体爆发的大规模病毒效应使得一个企业不得不认真考虑负面声音产生的后果,既然一间企业很关注这件事情,那自然会被某些不怀好意的人利用。那如何利用呢?

Web3.0从内容匮乏到信息收敛

假如从内容层面定义web的版本——文章里有点概念投稿的时候总是比较容易让编辑通过审核的——那么可以说web1.0就是一个内容匮乏的时代,必须由编辑或者专业人士来建设互联网的内容。而web2.0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UGC形式的涌现让所有人都成为了内容的创造者,而随着互联网的信息的飞速膨胀,网友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信息太多了。

企业遇上微博——互联网的锤子(五)

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企业如何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利用新媒体技术为企业的发展助力,本文将试图从企业内部,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两个方面对企业的转型进行解读。

百度文库向作家道歉

针对这两天媒体和作家们对百度文库的广泛质疑,百度终于撑不住了,今天下午发布声明,就“伤害了一些作家的感情表示抱歉”,同时加强排查,预计在未来3天内,百度文库中文学作品类别的文档凡未获版权方授权的将得到彻底处理。看来韩寒连续两次发文声讨百度的力量真大啊。

企业如何进行微博营销分析

目前微博营销虽然处于探索阶段,究竟企业微博营销怎么个玩法,可能即使互联网大家也很难说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就目前而言企业新浪微博成功案例(凡客诚品,肯德基,东方航空,长安福特,优雅女等)中汲取些部分营养,结合微博本身的一些特性,充分发掘微博营销的能力。

百度百科:游荡在中国的窃贼

在一年一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贾平凹、韩寒、郭敬明、李承鹏等50名作家联合一起声讨百度文库,称百度文库收录了上述作家几乎全部的作品,但却没有取得任何人的授权,指责百度已经彻底堕落成了一个窃贼公司,把百度文库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

被炒作的微博粉丝价值

2月份业内某知名媒体报道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创办,拥有各个行业的100多个知名微博帐号,这些帐号拥有超过200万真实粉丝,这些微博账号与粉丝被风险投资人估值为500万~800万元之间。而该公司还曾经40天里打造出了一个拥有20多万粉丝的行业微博账号,直接被业内大集团收购,给公司带来了几十万的利润。

百度浏览器评测

百度今年在客户端方面的动作不断,目前已经推出了百度输入法、百度电脑管家、百度安全卫士、百度影音,百度压缩软件,而现在,百度客户端领域的重要产品百度浏览器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不久后将正式对外发布。

微博与QQ的区别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通讯录:电信联通扳倒移动的机会

早先月光博客写了一篇“基于云计算的通讯录产品设计”,有读者对此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认为通讯录是电信联通扳倒移动的机会,全文如下。

从淘宝、百度被列入“恶名市场”说起

美国贸易代表处日前公布了一份“恶名市场”名单,列出全球30多个“帮助销售盗版及伪劣产品”的网络及实体市场。百度、阿里巴巴均位列榜上。美国贸易代表处称,这30多个市场均帮助非法销售受知识产权或专利保护的商品和物资,使“全球的企业及行业受到损害”。

击败Facebook的创意

需求是创新的动力,创造性的满足需求是互联网创新的归宿。

从Twitter应用布局看国内微博应用发展趋势

国内,微博正在引领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对于众多应用开发者来说,新浪及腾讯微博无异于一个最理想的创业平台,成功者将在此扬威立万,傲视群雄。那么开发者如何定位自己的应用从而在上千款应用中脱颖而出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国外Twitter应用的发展历程窥探一些端倪。

如何在Twitter follow对的人

邓巴数理论指出大多数人可以与至多150人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可是在当今的数字世界,人们正面临着不寻常的巨大挑战。也许每时每刻都有人作为你的跟随者(follower),但是他们半数以上都是自动推送机(robots),垃圾信息制造者(spammers)。

精细化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如日中天的今天,在B2C有京东、凡客,C2C有淘宝的情况下,想要从电子商务创业仍然是有机会的,因为电子商务仍然有众多巨头照顾不到的暗角。在竞争对手空前强大,资金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情况下,精细化电子商务就被大家讨论开了。借用周鸿祎的说法,这叫微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