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终究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在一个信息爆炸了的互联网时代,朋友,你我真正意义上获得了多少有价值的信息,除了一再被动的让媒体灌输娱乐至死的思想外,还有什么?!
这是一个娱乐到疯癫的时代,资本的力量让你不仅要获得足够的用户满意度,还试图要让你达到一种所谓的用户尖叫度。
想来真是可笑,两家互联网公司在你的桌面上闹剧般的争斗,却让你哭得死去活来。你周围的声音,除了他们各自的无数水军之外,就是已经被公关过了的媒体。
于是,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在这样一些带有导向意义的媒体面前,恭喜你,你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免费的,发自内心的,执行力极强的水军,无论你支持A还是B,你都是在自我娱乐。
你义愤填膺的在各个网站上不断地做一道久违的选择题——卸载A或者是B.于是,但凡关注者都无形中加入了水军的行列。看文章的你是,写文章的我也是。
最终,除了你,谁都笑了。媒体与互联网公司笑了,他们吸收了足够的噱头,娱乐了大众,最后政府出台一调解,自然化解的足够干净。当然,在这场闹剧中,你也会增加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缓解一下疲惫不堪的都市生活。
所以说,有时候,你卸载的不是软件,而是在无形中发泄了憋在心里很久的不快的情绪。
说来可笑,互联网从来都是娱乐的。今天出来一个“x跑跑”,明天出来一个“xx姐”,后天再来一个“xx哥”,今天学会一句“喊你吃饭”,明天又知道某人有一个足够强大的“爸”,后天再翻过墙去,follow某个人的twitter.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萌时代”?
这就是互联网上的信息,你在找信息,信息在找你,这就是互联网的走向。于是,你我找到了上述的信息,上述的信息也不断地围绕着你我。最后一看,貌似大都只不过是不断的娱乐与被娱乐。
有时候,你的人生是只能做选择题的,从来没有笔试题。来看看这次的闹剧,你只可以选择A或者是B.其实你最终选择到的终究还是C,那就是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已经被他人做了选择的产物。
聚众性思维永远只会做减法,取的永远只能是交集,只能让你不断地做选择题。
所谓好的公司,就是吉姆柯林斯提到的建立一种教派般的文化,这其实就是渲染一种气氛,达到一种全体一致的愿景亦或是任务,赋予一种集体的激情,于是,公司就做大了。
但是,把这种聚众性的思维用到娱乐之上,带来的只有可怕的后果。
所以,在这里诚恳的劝说各位朋友,不要再这样娱乐下去了,这是因为从来只有信息娱乐我们,我们很少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作者:郭鹏程,博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