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 内容简介

作者:爱德华·摩根·福斯特(英国)

二十世纪初,英国人莫尔夫人和阿黛拉小姐前往印度,一个看望在那里任殖民官的儿子,另一个则是看望这位未婚夫。印度穆斯林医生阿齐兹出于热情和友谊,组织了不少人陪同两位客人前往当地名胜马拉巴...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一章

除了二十英里外的马拉巴尔石窟之外,昌德拉布尔城[1]实在是乏善可陈。与其说恒河从城边流过,还不如说它沿着河岸延伸了几英里远,你都很难将这个小城跟它肆意丢弃的垃圾区分开来。河沿上没有供人洗浴用的台阶,因为恒河碰巧在这儿不算是...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二章

把自行车一扔,那个年轻人就跃上凉台,仆人没来得及接住,车子倒在了地上。他生气勃勃,大声叫道:“哈米杜拉,哈米杜拉!我来迟了吗?”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三章

莫尔太太回到俱乐部的时候,《凯特表妹》的第三幕已经演了有一大半。窗户都关上了,以防用人们看到他们的夫人们粉墨登场,所以里面热得让人受不了。有一台电风扇就像只受了伤的鸟儿在打旋儿,另一台已经坏了。她雅不愿重新回到观众席上,...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四章

行政长官言出必践。第二天他就向周边的众多印度士绅发出了请柬,言明下周二下午五点至七点间,他将假俱乐部的花园举行招待会,同时特顿太太也将很高兴接待府上乐意出来走动的各位女眷。这一举动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各界人士无不议论纷纷。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五章

“桥会”办得并不成功——至少不是莫尔太太和奎斯蒂德小姐习惯意义上的那种成功。她们到得很早,因为这次招待会名义上是为了她们而举行的,不过大部分印度客人到得更早,他们全都麇集在草地网球场的远端位置,就在那儿干站着。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六章

阿齐兹并没有去参加“桥会”。他跟莫尔太太意外会面之后,马上就忙于其他事情了。医院插进来好几台外科手术,搞得他忙碌不堪。他不再是个贱民或是诗人,又变成了医科学生,兴兴头头,把大量手术的细节拼命往他那几位朋友的耳朵里灌,尽管...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七章

这位菲尔丁先生迷上印度的时间比较晚。踏进孟买的维多利亚终点站[1]那个最为奇特的入口时他已经年过四十,他贿赂了一名欧洲人检票员,将他的行李带进了他在热带地区乘坐的第一列火车的车厢。这次旅行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八章

虽然在英国奎斯蒂德小姐就已经对罗尼有了相当的了解,她仍旧觉得成为他妻子之前最好还是先来印度看看他再做决定。印度已经大大发展了他的性格当中她从来就没有好感的那些方面。他的自鸣得意,他的吹毛求疵,他对于细腻精微情感的缺乏,所...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九章

阿齐兹果真如他所预言的那样病了——只不过是小病而已。三天后他在自己那幢带凉台的小平房里卧床不起,假装病得很重。只是稍稍有点发烧,放在平时医院里但凡有什么要紧事情的时候,他是根本就不会把这点小恙放在心上的。他躺在床上,时不...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十章

最近一个钟头内,热浪突然席卷而至,街上空无一人,就仿佛他们刚才进行那场毫无结果的谈话时,一场浩劫已经将人类全都清除干净了。阿齐兹那间平房的对面,立着一幢未曾完工的大宅,房子的主人是兄弟俩,都是占星家,一只松鼠头朝下从房顶...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十一章

虽然几位印度人早已驱车离开,而且菲尔丁能亲眼看到他的马就在院子角落的一个小棚子里站着,但没有一个人肯费心帮他把马牵过来。他正要动身亲自去牵马,却被房间里传出来的一声呼喊叫住了。阿齐兹已经从床上坐了起来,看起来衣衫凌乱、表情伤感。“这就是你的家,”他自嘲地道。“这就是那闻名遐迩的东方式的好客。看看那些苍蝇。看看四壁墙上剥落的灰泥。岂非太好笑了吗?我想在见识了一户东方人家的家庭内幕之后,你该巴不得退避三舍了吧。”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十二章

恒河,虽发源于毗湿奴的脚下并流经湿婆的头发,却并非一条古老的河流。地质学比宗教传说看得更远,知道曾有一个时期,不论是恒河抑或哺育它的喜马拉雅山脉都还并不存在,印度斯坦的这些圣地之上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高山隆起,岩屑填海,沧...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十三章

那些山峰以特定的光线以及合适的距离看来还是颇有些浪漫色彩的,有天傍晚,从俱乐部上层的凉台望去,马拉巴尔山的景色不禁令奎斯蒂德小姐触景生情,在闲聊中对德雷克小姐说起她本来很想去山里观光的,说起阿齐兹医生在菲尔丁府上曾说过他...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十四章

生活的绝大部分都是如此枯燥乏味,根本就不值得一说,那些将其描绘得趣味盎然的书籍和言论,全都是迫不得已的夸大其词,无非是为了证明其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蛰伏在工作或是社会义务的蚕茧中,人类灵魂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休眠状态,虽能记录...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十五章

奎斯蒂德小姐和阿齐兹在向导的带领下继续他们那略显乏味的观光探险。两人之间并不怎么交谈,因为太阳已经高挂在天上。空气整个感觉就像是个暖热的浴缸,更烫的热水还在源源不绝地往里流淌,温度是越升越高,一块块巨大的岩石说道,“我还...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十六章

他在石窟里待了一会儿,然后点了根烟,这样一来他再跟她会合的时候就可以说,“我躲进洞里是为了抽一口”或是诸如此类的托辞。等他从洞里出来以后,却发现只有向导一个人站在那儿,头侧向一边在注意听什么动静。他说他听到了一种声响,经...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十七章

税务兼地区行政长官在候车室里目睹了逮捕的整个过程,然后猛地推开候车室的多孔锌板门,就像神龛里的一尊神祇一般亮了相。菲尔丁一进屋,那两扇大门就砰地关牢,并由一个用人专门把守。为了显示此刻是何等重要,屋里的布屏风扇在两人的头...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十八章

在昌德拉布尔的官员当中,地区警务总监麦克布莱德先生堪称最有思想、有教养的了。他一直都博览群书、好学深思,而且,或许正因为他的婚姻并不美满,他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学。他的人生态度中颇多愤世嫉俗的成分,但他却从不会欺凌...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十九章

下一位求见的是哈米杜拉。他正等在警务总监办公室外头,一看到菲尔丁,马上恭敬地跳起身。对于这位英国人充满热情的表态“这完全是个误会”,他回答道,“啊,啊,掌握什么证据了吗?”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二十章

虽然奎斯蒂德小姐此前并未赢得英国人的欢心,但这次她却促使这些人展现出了他们性格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一种高尚的情感喷涌而出,一连持续了好几个钟头,对于这种情感女性的感受要比男人更加敏锐,虽然并不能持久。“我们能为我们的姐妹做...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二十一章

既然悔也无益,他干脆将悔恨之情抛诸脑后,乘马车去跟他的新盟友们会面,以完成当天的最后一项任务。他很高兴已经跟俱乐部决裂了,否则的话他就得将那里的流言蜚语、小道消息搜集起来,报告给城里的盟友们,他很高兴他被剥夺了这样的机会...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二十二章

阿黛拉在麦克布莱德夫妇家里躺了好几天。她被毒日头给灼伤了,还有几百根仙人掌的刺得从肉里拔出来[1]。一小时接着一小时,德雷克小姐和麦克布莱德太太不厌其烦地透过放大镜检查她的身体,总能找到新的刺群,如果没有及时拔除,那些细小...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二十三章

玫兰比夫人——印度副总督夫人——收到昌德拉布尔众女士写给她的请愿书后甚是高兴。她其实什么忙都帮不上——况且她还正要启程回英国;不过她表示,若有任何其他的方式能让她聊表其同情之心慰问之意,她是很乐于从命的。特顿太太于是答复...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二十四章

莫尔太太离开之后,酷热疯狂反扑,气温就像一气换了好几个挡一样骤然飙升到一百一十二度[1],就连生存本身都变成了一种煎熬,而罪行却仍旧必须得到惩罚。电风扇开足马力嗡嗡直叫,甚至噼里啪啦地发出爆裂声,水不断往屏风上泼洒,冰块叮...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二十五章

奎斯蒂德小姐已经背弃了她自己的同胞。从他们身边转身离开后,她被拉进了一群小店主这个阶层的印度人当中,并被他们簇拥着朝法庭的公共出口而去。印度人街市上那种淡淡的、无以名状的气味向她袭来,那气味比伦敦的贫民窟要令人愉快一点,...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二十六章

菲尔丁和奎斯蒂德小姐再次相见并开始他们之间多次非同寻常的谈话当中的第一次时,黄昏已经降临。他原本希望等他醒来时会发现已经有人来把她给接走了,可是国立学校仍旧与宇宙的其他部分完全隔绝。她问他可否跟他“面谈一次”,而当她发现他闭口不答时,她说:“你对我那异乎寻常的行为有什么解释吗?”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二十七章

“没有,那咱们就谈谈吧;让咱们梦想未来的计划吧。”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二十八章

她死了——在客轮仍旧向南行驶的航线中葬入深海,因为从孟买起航的船只须得绕过阿拉伯半岛,才能朝欧洲驶去;她比在岸上时距离热带更近,当阳光最后一次照在她身上,她的尸体被沉入另一个印度——印度洋。她身后还留下了极大的不安,因为...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二十九章

本省副总督大人的莅临巡视形成了马拉巴尔事件蜕变分解的下一阶段。吉尔伯特爵士虽说并非开明人士,却秉持开明观点。由于长期从事秘书工作,他得以避免跟印度各民族有直接的接触,他由此得以彬彬有礼地谈到他们,并对于民族偏见深感痛惜。...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三十章

那次审判在当地产生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达成了谅解[1]。双方有名望的人士都响亮地提出和睦相处的主张,随之产生了相互谅解的真诚愿望。阿齐兹有一天正在医院的时候,接待了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人物的来访:达斯先生。这位地方法官此次是为了求他帮两个忙专程前来的:一是请他诊治带状疱疹,二是为他妹夫新创办的一份月刊求他写首诗。两项请求他都答应了。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三十一章

阿齐兹没有证据观念。他的信念就是一系列情绪变化的结果,也悲剧性地导致了他本人与其英国朋友间关系的冷淡。他们胜利了,却并没有得到荣誉的冠冕。菲尔丁外出开会去了,而有关奎斯蒂德小姐的流言,在最初几天并未受到其干扰之后,他终于...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三十二章

埃及非常迷人——一长条绿色的地毯,在上面走来走去的有四种动物和一种人类。菲尔丁因为公事在那儿耽搁了几日。他在亚历山大港重新登船——明亮的蓝天,持续的和风,干干净净水天一色的海岸线,与孟买的错综复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接下来...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三十三章

两年之后,在马拉巴尔山脉向西数百英里之处,纳拉扬·戈德博尔教授正站在神灵面前。神灵尚未降生——那时刻将在午夜时分到来——同时祂降生于世又已经有千万年时间,因为祂是宇宙的主宰,绝不会受人类进程的制约。祂此时在,彼时不在,祂此时不在,彼时又在。祂就跟戈德博尔教授面对面站在同一条地毯的两端。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三十四章

阿齐兹医生也在同时离开了宫殿。当他回到家门口时——他的住宅位于市镇主街沿线较远处一座宜人的花园里——他看到他这位老恩主正在前面的泥水中趔趔趄趄、蹦蹦跶跶地艰难行进。“哈啰!”他招呼了一声,这招呼打得并不合适,因为这位虔诚...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三十五章

在他知道马乌很久很久以前,另一位年轻的穆斯林已经隐居在那里了——一位圣徒。他母亲对他说,“去解放那些囚犯吧。”于是他就手持宝剑,来到了山上的要塞。他打开了大门,囚犯们潮水般蜂拥而出,重操旧业,可是却惹得警方怒不可遏,他们...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三十六章

在这段时间当中,宫殿中鼓乐丝竹的演奏就从没停止过。神示仪式已经结束,不过其影响仍持续不断,而其影响就是让大家感觉神示仪式还没有到来。尽管已圆满完成,希望却仍旧存在,因为最终的希望将在天堂。尽管主神已经降生,祂的游行——很... 阅读全文...

印度之行 第三十七章

重新成为朋友的阿齐兹和菲尔丁意识到今后可能再无重逢的机会,于是两人决定骑马前往丛林作最后的一游。洪水已经消退,邦主的死讯也正式宣布了,所以迎宾馆里的菲尔丁一行明晨就将离开,这是礼节所必需的。由于丧礼和节庆的双重干扰,此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