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 安娜卡列宁娜 » 安娜卡列宁娜 第二十三章

安娜卡列宁娜 第二十三章

弗龙斯基的伤势虽然没有触到心脏,却很危险,有好多天他徘徊在生死之间。他第一次能够说话的时候只有他的嫂嫂瓦里娅一个人在他的房间里。

“瓦里娅!”他说,严肃地望着她,“我是偶然失手打伤了自己。请不要再提起这件事,对大家就这么说好了。要不然这太可笑了。”

瓦里娅没有回答他的话,弯身俯向他,带着快活的微笑望着他的脸。他的眼睛是明亮的,没有发烧的模样,但是眼神是严肃的。

“哦,谢谢上帝!”她说,“你不痛了吗?”

“这里还有一点点。”他指指胸口。

“那么让我给你换绷带吧。”

她替他换绷带的时候,他默默地,咬紧他的宽阔的颧骨,望着她。当她做完的时候,他说:

“我没有说胡话;请设法不要让人说我是故意打伤自己的。”

“没有人这样说。只是我希望你再也不要偶然失手打伤自己了。”她带着询问的微笑说。

“当然,我不会了,可是那样倒也好……”

于是他忧郁地微笑了。

虽然这些话和这种微笑使瓦里娅那么惊骇,但是当热度退了,他开始痊愈的时候,他感到完全摆脱了他的一部分悲愁。由于他这次的行为,他好像冲洗掉他以前所感到的羞耻和屈辱。他现在能够冷静地想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了。他完全承认他很宽大,但是他现在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己卑微。而且他又走上生活的常规了。他感到他又能够毫不羞愧地正眼看人,并且能够照他自己的习惯生活了。只是他由于永远失去了她而感到的那种濒于绝望的悔恨心情,他还是无法从心中排遣,虽然他从未停止和这种心情斗争。现在,他下定了决心,既然已经在她丈夫面前赎了罪,他就必须抛弃她,将来永远不再置身于悔悟了的她和她丈夫中间,但是他不能够从他的心里连根拔除因为失去她的爱情而感到的悔恨,他不能从记忆里抹去那些他与她享受过的幸福时刻,那些他当时并不怎样珍惜,现在却以其全部魅力萦绕在他心头的幸福时刻。

谢尔普霍夫斯科伊计划派他到塔什干去,弗龙斯基毫不踌躇地同意了这个提议。但是出发的时间越迫近,他对于他认为义不容辞而做出的牺牲,就越感到痛苦了。

他的伤口痊愈了,他四处奔走为塔什干之行做准备。

“再见她一次,然后隐藏起来,去死。”他想,当他去辞行的时候,他把这意思对贝特西说了。肩负着这个使命,贝特西到安娜那里,给他带回来否定的回答。

“这样倒更好,”弗龙斯基听到这消息时这样想,“那本来是个弱点,它会毁掉我最后的力量。”

第二天,贝特西一早就亲自到他那里来,说她从奥布隆斯基那里听到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已经同意离婚的确切消息,因此弗龙斯基可以去会安娜。

连贝特西离开他都没有出去送,忘记了他的一切决心,也没有问什么时候可以去见她,她的丈夫在哪里,弗龙斯基立刻就坐车到卡列宁家去了。他什么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看见就跑上楼,迈着快步,几乎是跑步一样走进她的房间。没有考虑,也没有注意房间里是否还有别人,他就抱住她,在她的脸、她的手和她的脖颈上印满了无数的吻。

安娜对这次会见原也做好思想准备,想好了要对他说什么话的,但是她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他的热情完全支配了她,她想要使他镇静,使自己镇静,但是太迟了。他的感情感染了她。她的嘴唇颤抖了,以致她好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是的,你占有了我,我是你的了。”她把他的手紧按在她的胸上,终于说出来了。

“当然会这样!”他说,“只要我们活着,一定会这样。我现在明白了。”

“这是真的,”她说,脸色越来越苍白了,抱住了他的头,“可是在发生了这一切之后,这真有些可怕呢。”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过去,我们将会那样幸福。我们的爱情,如果它能够更强烈的话,正因为其中有这些可怕的成分,才会更强烈呢。”他说,抬起头来,在微笑中露出他结实的牙齿。

于是她不由得报以微笑——不是回答他的话,而是回答他眼神里爱恋的情意。她拉住他的手,用它去抚摸她冰冷的面颊和剪短了的头发。

“你的头发剪得这样短,我简直认不出你来了呢。变得多漂亮啊。像一个男孩,可是你的脸色多苍白!”

“是的,我衰弱极了。”她微笑着说。于是她的嘴唇又颤抖起来。

“我们到意大利去吧,你会恢复健康的。”他说。

“难道我们真能够像夫妻一样,你我两人组成自己的家庭吗?”她说,紧盯着他的眼睛。

“将来要不是这样,我才觉得奇怪哩!”

“斯季瓦说,他一切都同意了,但是我不能够接受他的宽大,”她说,沉思地越过弗龙斯基的脸凝视着,“我不想离婚;现在在我都一样。只是我不知道关于谢廖沙他怎样决定。”

他怎么也理解不了在他们会见的这个时刻,她怎么还能记起并且想着她的儿子和离婚的事。这一切有什么关系呢?

“不说这个了吧,不想这个了吧。”他说,用自己的手摆弄着她的手,极力引起她注意自己;但是她还是没有望他。

“啊,我为什么不死呢!那样倒好了!”她说,默默的眼泪流下了她的两颊;但是为了不使他伤心,她勉强地微笑了。

拒绝去塔什干那项富有魅力而带危险性的任命,照弗龙斯基以前的见解看来,会是可耻的,不可能的。但是现在,片刻也不考虑,他拒绝了这项任命,而且觉察出上级对于他这种行为很不满,他立刻辞了职。

一个月以后,只剩下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一个人和他的儿子留在彼得堡自己家里,而安娜没有离婚,并且坚决拒绝了这么办,就和弗龙斯基出国去了。

* * *

[1] 达姆施塔特,现今德国的一个城市。

[2] 原文为意大利语。

[3] 多莉,斯捷潘的妻子达里娅的英文名字。

[4] 在《安娜·卡列宁娜》写成之前不久,在俄国的一份杂志上,《脑神经的反射作用》的作者谢切诺夫教授正和其他的科学家进行着激烈的论战。对于这种事情一知半解的奥布隆斯基都轻而易举地想起这个术语,可见这场论战曾引起了当时公众的充分注意。

[5] 留里克(死于879),俄国的建国者,留里克王朝(869—1598)的始祖。

[6] 边沁(1748—1832),英国资产阶级法律学家和伦理学家,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密勒(1806—1872),英国哲学家,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在伦理学上他接近边沁的功利主义。

[7] 贝斯特伯爵(1809—1886),奥匈帝国首相,俾斯麦的政敌。

[8] 威斯巴登,德国西部的城市,在莱茵河畔,是矿泉疗养地。

[9] 1普特合16.3公斤。

[10] 原文为法语。

[11] 基蒂是卡捷琳娜的英文名字。

[12] 1俄亩合1.09公顷。

[13] 原文为法语。

[14] 达尔文著的《人类起源和性的选择》于一八七一年问世。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祖国纪事》、《欧洲导报》和《俄罗斯导报》上登载了许多论达尔文学说的长篇文章。

[15] 凯斯、武斯特、克瑙斯特和普里帕索夫都是虚构的名字。

[16] 原文为英语。

[17] 英国饭店,莫斯科的一家饭店,内有布置豪华的雅座。

[18] 原文为法语。

[19] 佛伦斯堡,德国城市,渔业中心。

[20] 奥斯坦特,比利时城市,最重要的渔港。

[21] 是用法语的音念的菜单。

[22] 是用法语的音念的菜单。

[23] 原文为法语。白商标的香槟是高级的。

[24] 帕尔马,意大利的城市。

[25] 原文为法语。

[26] 出自普希金的《歌颂享乐生活》,但奥布隆斯基两次引用得都不准确。

[27] 引自普希金的诗《回忆》。

[28] 原文为德语。奥布隆斯基引的这几行诗,出自奥地利音乐家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1874)。

[29] 出自普希金的《在瘟疫盛行时的宴会》。

[30] 玛达林是耶稣所赦的归正的妓女,事见《圣经·新约·路加福音》。

[31]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按照他的学说,有“两种恋爱”——世俗的、肉体的恋爱和纯洁的精神恋爱。《酒宴》是他的著作,以对话的形式阐述他的恋爱学说。

[32] 玛佐卡舞,一种波兰民间舞。

[33] 原文为法语。

[34] 巴比伦,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繁华古城,常借指任何奢侈堕落的都市。

[35] 尼斯,法国城市。

[36] 那不勒斯与索伦托均为意大利城市。

[37] 扶乩,一种不借物力而致几桌动摇之法,和我国的扶乩颇相似的一种降神术。

[38] 毒眼,指一种看人即使人受害的眼睛,是古代的迷信。

[39] 培齐克,一种牌戏。

[40] 原文为法语。这是按照巴黎夜总会建成的游艺场。莫斯科的“花之城”设在彼得罗夫公园。

[41] 坎坎舞,法国的一种淫荡舞蹈。

[42] 原文为法语。

[43] 原文为英语。

[44] 原文为法语。

[45] 原文为法语。

[46] 原文为法语。

[47] 原文为法语。

[48] 1俄丈合2.134米。

[49] 卡德里尔舞,一种四人组成两对,包含六个舞式的舞蹈。

[50] 原文为法语。

[51] 原文为法语。

[52] 原文为法语。

[53] 原文为法语。

[54] 原文为法语。

[55] 原文为法语。

[56] 科奇里翁舞,卡德里尔舞的一种变种。

[57] 原文为法语。

[58] 见《圣经·旧约·创世记》。上帝因人类犯罪而发洪水毁灭了全人类,只有诺亚和他一家人在方舟中得救。

[59] 当时上流社会的妇女在领子和衣袖上总是围着一些白色的东西。

[60] 科斯佳,康斯坦丁的小名。

[61] 星期日学校是为工厂的工人举办的学校。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革命者把星期日学校看做“到民间去”的一种形式。一八七四年警务部长巴林伯爵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递呈了报告《革命宣传在俄国的胜利》,星期日学校就受到严厉的监视。许多大学生因为参加星期日学校的工作而被大学开除。

[62] 丁铎尔(1820—1893),英国物理学家。

[63] 原文为法语。

[64] 原文为法语。

[65] 原文为法语。

[66] 橄榄枝,一种和平的标志,此句的意思是问安娜调解成功没有。

[67] 原文为法语。

[68] 泛斯拉夫主义,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形成的反动政治流派。其基本思想是企图在俄国沙皇制度统治下将所有斯拉夫民族统一为一个国家。

[69] 原文为法语。李尔公爵似乎是托尔斯泰虚构的名字,有些像著名法国诗人卢孔德·得·李尔(1818—1894)的名字。

[70] 拉斐尔(1483—1520),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意大利画家。

[71] 利百加,《圣经·旧约·创世记》中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的妻子,是一位容貌极其俊美的女子。彼得里茨基在这里是指司各特的小说《艾凡赫》里的犹太女子蕊贝卡型的。

[72] 苏登是德国威斯巴登附近的小村和疗养地,有温泉。

[73] 多林卡,多莉的小名。

[74] 卡佳,卡捷琳娜的小名。

[75] 原文为法语。

[76] 名歌星指克里斯丁·尼尔松(1842—1921),是有名的瑞典首席歌星。一八七二至一八七五年在彼得堡和莫斯科演唱,获得极大成功。

[77] 原文为法语。

[78] 指浪荡女人。

[79] 塔力蓝(1754—1838),法国一个不重国际间道德而善于玩弄手段的外交家。

[80] 原文为法语。

[81] 考尔巴哈(1804—1874),德国画家。考尔巴哈除了大壁画以外,还画了莎士比亚和歌德等的著作中的插画;在尼尔松创造奥菲丽雅、苔丝德蒙娜和甘泪卿的歌剧角色时,这些画像似乎给了她很有用的提示。

[82] 原文为法语。

[83] 原文为英语。

[84] 原文为法语。

[85] 原文为法语。

[86] 原文为法语。

[87] 格林兄弟为德国有名的童话家,兄名雅各(1785—1863),弟名威廉(1786—1859)。

[88] 兰布利埃,原为巴黎兰布利埃公爵夫人(1588—1665)所组织的文艺沙龙,为政治家、作家、诗人集会之处,他们自命为“审美的示范人”,在此泛指充满机智与礼法的社交界。

[89] 格雷斯,希腊神话中司美、优雅、喜之女神;缪斯,希腊神话中司文艺美术之女神。

[90] 原文为英语。

[91] 一八七四年一月一日颁布了一道谕旨,采用短期(六年)普遍兵役法代替二十五年的兵役法。兵役普及所有阶层。贵族丧失了最后的特权——免服兵役。

[92] 康波特是蜜饯水果,康波斯特是混合肥料,他把康波斯特误说成康波特,混合肥料就变成蜜饯水果了。

[93] 雇主和农民按对分制种地和分配收获物。

[94] 1蒲式耳合36公斤。

[95] 奥西安是三世纪传说中克尔特人的英雄和弹唱诗人马克芬森(1736—1796)于一七六五年发表的浪漫主义的《奥西安之歌》中的女主人公。奥西安歌颂坚贞不屈和自我牺牲的女性。

[96] 奥布隆斯基引用的是杰尔查文的颂歌《上帝》开头的两句。

[97] 维特是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主人公,为了他所爱的女友绿蒂同别人结婚而自杀。

[98] 当时在俄国城市里供职的人夏天通常总在郊外租一所别墅,家眷住在别墅里,而在城内有职务的人就可以来回往返。

[99] 这是歌德的《浮士德》中甘泪卿的歌词的首句。

[100] 斗士,马名。

[101] 佛洛佛洛,马名。

[102] 原文为英语。

[103] 原文为英语。

[104] 1俄里合1.06公里。

[105] 1俄尺合0.71米。

[106] 原文为法语。

[107] 原文为德语。

[108] 原文为德语。

[109] 卡尔斯巴德,即卡罗维发利,捷克城市,为著名的矿泉疗养地。

[110] 原文为德语。

[111] 原文为法语。

[112] 原文为法语。

[113] 原文为法语。

[114] 原文为法语。

[115] 孟通,法国有名的疗养地。

[116] 寡妇院,一八〇三年在莫斯科和彼得堡成立的慈善机关,收容在国家机关供职至少十年的官员或阵亡军官的贫病及年迈的寡妇。

[117] 原文为法语。

[118] 巴敦和启星根均德国地名,为有名的温泉。

[119] 原文为法语。

[120] 虔诚主义是一种宗教学说,认为起最重要作用的是内心笃信宗教,而不是外表的宗教仪式。早在亚历山大一世时代虔诚主义就在俄国宫廷范围内传播,与极端狂热、残酷及“坏脾气”的表现并存。因此“虔诚主义”一词成为伪善的同义语。

[121] 安尼达,安娜的小名。

[122] 原文为德语。

[123] 塔勒,德国的一种银币。

[124] 三一节,耶稣复活节后的第八个星期日。

[125] 克瓦斯,一种用面包或水果发酵制成的清凉饮料。

[126] 原文为德语。

[127] 原文为法语。

[128] 原文为英语。

[129] 圣菲力浦节,圣诞节前的第四个星期日。

[130] 《美丽的爱莲娜》,德国作曲家奥芬巴哈(1819—1880)所作的滑稽歌剧,当时在莫斯科和彼得堡极为流行。密尼拉依是该剧中被欺骗的丈夫的可笑的角色。

[131] 原文为法语。

[132] 按照当时俄国的法律,离婚中犯罪的一方不能再结婚,同时必须有通奸的见证方准离婚。

[133] 原文为拉丁语。

[134] 一八七三年的饥荒之后,出现了许多灌溉撒马拉草原的方案。不管这些方案的实际意义如何,但它们可以领取津贴,而且是可以不费力气发财的途径。

[135] “关于安排少数民族事件”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在乌发省和奥连堡省的巴什基尔人占有十一万亩土地。为了达到“边区俄罗斯化”的目的,政府鼓励从俄罗斯中央各省去的移民向巴什基尔人租赁土地。一般租赁的地段是无条件的,这就给滥用土地开了方便之门。一八七一年通过了以优惠办法出售荒地的特殊条例。从此就开始了私自盗卖国家的和巴什基尔人的土地。奥连堡省总督办公厅的官员们参加了这一舞弊事件。当这一事件被宣扬出去之后,国家财产部部长瓦路耶夫不得不辞职。

[136] 原文为法语。

[137] 原文为英语。

[138] 原文为法语。

[139] 原文为法语。

[140] 原文为法语。

[141] 原文为法语。

[142] 原文为法语。

[143] 原文为法语。

[144] 俄国农民为了节约,轻易不在茶里放糖,而只拿着一块糖,一边喝茶,一边嚼着。

[145] 舒尔兹·杰里奇(1808—1883),德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储蓄信贷银行和独立合作社组织的创办人,他认为这可以调和工人和雇主的阶级利益。

[146] 拉萨尔(1825—1864),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全德工人联盟”的创办人。他以得到政府支持的生产会社来对抗舒尔兹·杰里奇的独立的合作社组织。在这个基础上他和俾斯麦发生联系。“拉萨尔派”在工人问题上和普鲁士君主制度公开结盟。

[147] 米尔豪森制度,工厂主多尔富斯在米尔豪森(法国亚尔萨斯的城市)创办的“关心改善工人生活协会”建造房屋,由工人用分期付款的方法购用。多尔富斯的“协会”是带有慈善目的的商业企业。它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工人问题。

[148] 斯宾塞(1820—1903),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这里斯维亚日斯基是指斯宾塞的文章《我们的教育是正确理解社会现象的障碍》。

[149] 劳动组,当时俄国流行的工人们的一种合伙分红的组织。

[150] 米勒(1806—1873),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是当时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的作者。

[151] 考夫曼、琼斯、久布阿、米歇尔都是虚构的名字。

[152] 佛兰克林(1706—1790),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在七年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美国反抗法国斗争的组织,战后奋起反抗英国,捍卫移民的政治权利。他是《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之一,并参加了保证美国独立的英美媾和条约的谈判。在内政上,他主张广泛的地方分权和解放黑奴。

[153] 原文为拉丁语。

[154] 原文为英语。

[155] 牟罗兹,法国东部的城市。

[156] 原文为法语。

[157] 指裸体。

[158] 原文为法语。

[159] 原文为法语。

[160] 原文为法语。

[161] 套用费特的诗《自迦非兹》。

[162] 雷维和德勃列都是莫斯科著名的酒商,经营法国葡萄酒的交易。

[163] 参孙,以色列之大力士,曾徒手撕裂狮子,见《圣经·旧约·士师记》第十四章。

[164] 原文为法语。

[165] 那句俗语是,相见看衣裳。

[166] 一八七一年根据教育部长制定的方案成立了实科中学(主要教授自然科学、现代语言及绘画)与古典中学。以这样的划分来限制教授自然科学,因为他把自然科学看做不信神和唯物主义等“危险”思想的来源。在古典中学的课程中得到古典语文(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训练,希望它们能成为在青年中盛行的革命情绪的解毒剂。作者对这种教育改革抱着讽刺的态度,并且看穿了它的政治意义:“用拉丁语诱使学生脱离无政府主义。”

[167] 原文为法语。

[168] 俄国谚语,妇人头发长,见识短。

[169] 原文为法语。

[170] 原文为拉丁语。

[171] 原文为拉丁语。

[172] 原文为法语。

[173] 原文为英语。

[174] 见《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六章。

[175] 这是文字游戏,“调遣”和“拆散”在俄语里是同一个字。

相关文章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