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章
两个月前,皮埃尔已住在罗斯托夫家,他接到费多尔公爵来信,说彼得堡有个协会将讨论重要问题,要他去参加,因为皮埃尔是这个协会的主要创办人之一。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二章
童山庄园也像一切正常的家庭那样有几个不同的圈子,每个圈子保留着各自的特点,但互让互谅,因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家里发生的每件事,不论是悲是喜,对所有的圈子都同样重要,但每个圈子的悲喜都有自己的原因。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三章
皮埃尔夫妇来到客厅,老伯爵夫人照例正在摆牌阵以活动脑筋,因此,她虽然也像皮埃尔或儿子每次出门回来时那样说:“是该回来了,是该回来了,宝贝,大家都等急了。哦,这下可好了。”在送她礼物时,她也照例说:“可贵的不是礼物,朋友,...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十四章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来道晚安。他们同所有的人一一吻别,男女家庭教师行过礼也都出去了。只有德萨尔和他的学生小尼古拉留下来。他低声叫小尼古拉下楼去。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五章
晚饭时,大家不再谈政治和社团问题,而转到尼古拉最感兴趣的话题:回忆一八一二年。这话题是由杰尼索夫引起的,皮埃尔一谈到这件事,就显得格外可爱和可笑。最后,这几个亲戚在友好的气氛中走散。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十六章
娜塔莎同丈夫单独在一起,谈话也像一般夫妻那样,直率地交换想法,不按照逻辑,不发空论,不下断语,而是用与众不同的方式交谈。娜塔莎惯于用这种方式同丈夫谈话,如果皮埃尔把话说得很有逻辑,那就表明夫妻之间有点不和谐。只要他一心平气和地说理,她也学他的样,她就知道他们准要吵架了。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二部 第一章
历史是研究各民族生活和人类生活的科学。要直接掌握和叙述人类的生活,即使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也是不可能的。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二章
传记作家和国别史家认为,这力量就是英雄和君王所赋有的权力。按照他们的说法,各种事件完全是由拿破仑、亚历山大或者他们所叙述的那些人物的意志所决定的。他们这种答案,只有当一个史学家就某一事件作答时,才差强人意。但当不同国籍、...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三章
一辆火车头在行进。如果有人问,它怎么会移动?一个农民回答说:鬼在推它。另一个农民回答说:火车头行进是因为它的轮子在转。第三个农民回答说:火车头移动的原因在于风把烟往后吹。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四章
古人认为,一个民族的意志总是服从一个由神选出来的人,而那个人又服从神的意志。如果摈弃这种观点,那么,历史著作就得从以下两种观点之中选择一种,或者恢复神直接干预人类事务的旧信念,或者明确解释那造成历史事件、被称为权力的力量的意义,否则就会矛盾百出,寸步难行。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五章
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不是少数几个人的生活包容得了的,因为这少数几个人同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找到。有一种理论说,这种关系的基础是把群众意志的总和交给历史人物,但这种理论只是未经历史经验证实的假设。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六章
只有超越时间的神的意志,才能同若干年或若干世纪的一系列事件有关;只有不受任何因素影响的神,才能凭他的意志决定人类运动的方向。至于人,他是按一定时间行动,亲自参与各种事件的。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七章
一件事发生时,人们就那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愿望。既然这件事是由许多人的共同行动产生的,那么,表示出来的意见和愿望总有一项实现,或者近乎实现。当其中一项意见实现的时候,这项意见往往作为事先发出的命令而同这件事联系起来。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八章
如果历史是研究外部现象的,那么提出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规律就够了,我们的议论也就可以到此结束。但历史规律是关系到人的。一小块物质不能向我们表明:它完全不能感觉到相吸和相斥规律的需要,因此这种规律是不存在的。但人是历史的现象,他直截了当地说:我是自由的,因此不服从任何规律。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章
历史从时间上和因果关系上研究人的自由意志同外界联系的表现,也就是用理性规律来解释这种自由,因此历史只有用这些规律来解释自由意志,才是一门科学。
阅读全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二章
自从哥白尼学说被发现和得到证实以来,单是承认运转的不是太阳而是地球这一点,就足以破除古人的宇宙观。推翻这个学说,就可以保持天体运行的旧观念,如果不推翻这个学说,就不能再研究托勒美293的天动说。但即使在哥白尼学说被发现以后,托勒美的天动说还是被研究了很长时间。
阅读全文...
堂吉诃德 内容简介
作者:塞万提斯(西班牙)
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唐·吉诃德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做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阅读全文...
堂吉诃德 第二章
上面说到的这些准备工作就绪后,堂吉诃德便急不可待地要实现自己的计划了。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迫切需要他去扫除暴行,伸张正义,纠正过失,申雪冤屈,制止他人胡作非为。如果他去得迟了,就对不起世人。七月酷热的一天清晨,天还没有大亮...
阅读全文...
堂吉诃德 第四章
堂吉诃德离开客店时,已是黎明时分。想到自己已被封为骑士,心里有说不出的满意、快乐、兴奋,就像谚语说的,高兴得连马儿的肚带都快给撑断了。然而,此时他想起店主对他的忠告,决定回家一趟,准备一些出门的必备之物,尤其是钱与衬衫。他还得物色个侍从,他打算雇用附近的一个农民。此人家境贫寒,孩子又多,倒是十分适合当骑士的侍从的。他心里这么盘算着,便拨转马头,朝家里走去。这罗西纳特仿佛也非常恋家,一往家走,便撒开四蹄,跑得欢腾极了。
阅读全文...
堂吉诃德 第五章
堂吉诃德眼看自己真的难以动弹,便使用他平时常用的方法,回忆他读过的书中的情节。这个疯疯癫癫的人想起了巴尔多维诺斯在山里给卡洛多击伤后遇到曼图阿侯爵的故事。这故事妇孺皆知,年长的人不仅熟知,而且信以为真,真得就像穆罕默德[1]创造的奇迹一样。堂吉诃德认为,这个故事与自己目前的境遇十分类似。于是,他在地上打起滚来,装作很不舒服的样子。同时,以十分轻微的声音吟诵着那个森林骑士[2]受伤后说的话。据说这骑士是这样说的:
阅读全文...